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7425|回复: 27
go

生命的“质点”在哪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11: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也许人类从最开始进化产生那一刻,就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生命的本质是什么?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对自我组成的认识一步步由浅入深、由大到细:最开始是器官,然后是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再是组织,然后是组成组织的更小单位——细胞。而在近现代,尤其是最近的二十世纪后50年,由于物理学的进展,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更是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 D+ D, @9 c1 ~" H8 e: @
        那么到此回答了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了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基因和蛋白分子单单是不能复制、传代和繁殖的,是谈不上有生命意义的。很显然用这种还原论的观点来追溯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将会是走入死胡同一种方法。量子力学的巨匠玻尔,曾经深刻思考过生物学问题,他说“企图用还原论的观点来解释生命的本质,它所遭遇的困难就如同用每个电子的位置来说明原子一样。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不能用一般化学反应来解释的体系。”% }7 M6 [2 N! m
         虽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均由不同层次的结构单位所组成,生物体也不例外,如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更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等等。但对生命的理解绝不就可如此照搬,而进一步的发展出原子生物学及质子生物学等。因为生命是有机的、是活的。目前看来只有细胞符合有机体基本生命单位这样一个角色,很明确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而且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自我调控和自我装配的功能属性,此外每一个细胞核内含有宿主的全部遗传信息。细胞学说早已证明,生命现象的出现只有蛋白、核酸和糖类等各种物质的组合还是不行的,还必须由这些物质构成一个整体,才有生命的意义,这个整体就是细胞。1 z/ b5 y3 o( [$ V$ F% X+ {: v
        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从最简单的对象着手,是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这种最简单的对像就可称之为“质点”。 在生物学领域,代表生命现象的“质点”在哪儿呢?答案是细胞。可以说细胞是生命的最初产生并居住场所,生命的本质一定隐含其中。# _0 v  |7 J0 R- n$ ?
omnis cellula e cellula(细胞源自细胞),细胞能复制和传种接代是细胞具有生命性的最大一个特征。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生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内部所含的细胞之间并不是相同的,如人类含有260多种不同的细胞种类。那么这么多种类的细胞又是怎样产生的?答案是细胞在发育或增值过程中发生分化。而在自然状态下细胞的分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你的皮肤细胞通常不会变成血液细胞、心肌细胞或神经细胞,反过来也不会逆转成为具有向多个方向分化的多能干细胞或全能干细胞。
/ F8 Q& Z+ v3 G" p) ]        由于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细胞因衰老或受伤而死亡,因此机体内部细胞的分化和增值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那么有一个问题要问,这些分化及增值细胞的源头在哪里?目前知道答案是干细胞。
( W8 Y9 G0 i- i- Y        干细胞不同于其他细胞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他能不对称细胞分裂,即每次分裂一方面能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一个子细胞,另一方面又能产生一个获得发育极性的子细胞,此子细胞能增值和分化产生具有目的功能的各种成熟细胞。因此对末端分化成熟的细胞来说,干细胞是他们的祖宗细胞。
' g% x- d/ O+ g  z, W9 J        所以生命的“质点”既不会是基因和蛋白,也不会是分子和原子,而是能复制和繁殖的生命最基本单位——细胞。而对多细胞生物来说,生命的“质点”则是干细胞,生命的秘密就隐藏在干细胞独具的不对称分裂机制中。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5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039 
威望
1039  
包包
3260  

小小研究员 优秀会员 博览群书

沙发
发表于 2010-2-28 15: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marrowstem
9 c7 w5 F2 N7 V) a8 _* X6 Z4 k5 p# u. ^同意版主分析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藤椅
发表于 2010-2-28 16: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rettybear 于 2010-2-28 16:26 编辑
) _, b& j+ K' n' y2 c8 P% c! M/ o/ a2 I, x! u/ S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e3 c6 Y* b1 `* S( G
  这个命题好难!8 j. b9 P! W" {# F
  十年前我会说;生命的意义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懂你的人,一起去追寻尘世的精彩。
+ M* i9 U1 z" D6 v+ `3 K  五年前我会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在不停的思索这个命题。“我思故我在”! E* G) {* j# u1 d- h
  现在我感觉:生命的意义回归动物最初的本能,繁衍。。。让他们继续去按我们的路线循环。. C2 j" M) P% {) ^4 M0 o
  也许知天命的时候才明白,所有的结论:细胞,蛋白,基因,物质,金钱。。。。。这些都会如云似烟。生命的意义也许仅仅是“曾经按自己的想法好好活过”。5 [; b! u( n) F

# p) j3 l' Y: q1 t7 `( v  这种回答可能有点跑题,我想说的是生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其意义也许并不简单的是蛋白还是基因,甚至细胞。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0-2-28 20:54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0-2-28 20:56 编辑 ' m% I+ K1 k$ z0 ?  `) f
2 g0 D8 R3 x2 t% Q
回复 3# prettybear
% D% R% k) j2 B我在此帖中想表述的是生命的“质点”在哪里?这里“质点”指的是生命的本质,而非你讲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你讲的生命是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我没猜错,我们各要所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字是同样的两个字。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报纸
发表于 2010-3-1 13:5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marrowstem
. e1 e: v4 c/ |1 q" V3 i! d
5 @1 m6 ?: z! t) F' ^$ r* h( W9 G& l6 D9 z3 K# n7 k
    在我们探索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曾今说“基因组”将会是研究生命的里程碑。
$ O5 M) ?3 d3 K" U4 V* G$ e& M! q( S   - f9 }+ n! }0 l: p" H
   基因测序完成之后,我们又说“蛋白组学”将会全面诠释生命的内涵。
& J' D9 F+ o, D9 i4 S; |% D   
0 d! D. ]; a' U. x! T   回头看来!!!!!!!   
% C1 V% v& ]  q; u/ ?) N, o; v. S: U4 h
  个人一直认为:其实生命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他的意义应该是整体决定的。
+ f7 H) B- H2 q! j; ^+ e5 I
: v1 S; v) T8 d  当然“基因,蛋白,细胞”都是我们研究生命的手段和途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我们还是要还原为整体。5 E, t0 X/ r: ~3 n- P. Z$ \7 x, s
$ k& k$ d( L! A4 `5 n
  可能有些偏激。现在也比较认同中医的观点(整体,一直被认为是伪科学)。而西医(局部)却一直认为是科学。我想也许中、西医可能是不同视角看问题的结果。也许两者的结合和统一是我们认识生命的有效方法。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地板
发表于 2010-3-2 13:4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marrowstem 5 W4 F: A" [, I7 U% G  }/ F3 @
/ {1 W6 v- T4 k+ U! x: D
    虽然我的回帖和你的有点相悖。但科学的东西也是在不断思索,不断争论,不断试验中前进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我们在一个open的空间里“思辨”也许不无裨益。
% O- o) M  f9 L6 `7 X- ?3 o2 `, Z! r) K8 j5 B, T0 y7 r; N
  一些非主流的观点,可以“辩证”看待,开卷有益?

! J- X2 p. ~0 Q, n% w* G  }- ~
0 v3 y# k/ Q% d1 e/ [4 |8 e   我们对生命物质结构的认识是从整体观开始的。所谓生命,就是指具有生命活动的一个整体人,或者,一个整体动物。后来,随着解剖学的发展,我们认识到生物体是由各个功能系统组成的。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等。后来又认识到,每个系统又是由一组器官组成的。如:消化系统是由口、食管、胃、肝、胰、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和肛门等器官组成的。等到显微镜发明以后,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人们又发现一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上,细胞成了生命物质不可再分的最基本单位。因此,按照现代科学还原论的理论指导,人们就将细胞确认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也就是说,在回答:“什么是生命?”这个问题时,可以回答说“细胞就是生命”,或者,“生命就是细胞”。这样就建立了生命的细胞学说。从那时到现在,又有150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后来有了基因理论的出现,但主导现代医学的仍然是微尔和的细胞病理学。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医学研究人员都是细胞病理学的信奉者和执行者。如果有哪一位临床医生提出与细胞病理学不一样的观点那他一定会丢掉这份职业。
8 t, q2 y  s8 h0 U3 w& w
" B! d) m3 }: D+ C  一般研究者在研究细胞理论时,大部分到此结束。但是,我们后现代理论医学认为到此还不能结束。我们现在要说的是,细胞理论还有一个最后加工的过程。这个最后加工的过程是由法国的贝尔纳完成的。按现在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观点,细胞理论是机械论、还原论的产物。将复杂的生命运动归结为细胞的活动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细胞只不过是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物质层次,细胞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才反映了生命的本质。而一个细胞的单纯的状态,并不能代表生命整体的状态。系统论与还原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观点。当我们站在系统论立场上指出还原论错误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还原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我们不可能要求在当时科学水平的人们产生系统论思想。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却惊喜地发现,尽管当时的人们无法一步走到系统论的程度,他们还是在潜意识中感觉到单纯的细胞理论距生命整体较远,并缺少可操作性。无法在临床数据中广泛应用。正是为了解决细胞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法国的贝尔纳创立了一套“内环境平衡”的理论。这个理论以细胞理论为核心,解决了细胞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使细胞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实行。(即“初步给出一个说法”。不论这个说法正确与否,它的意义在于“可以按此方向行动”。正确与否是一回事,能否行动是又一回事。)也正因为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实行,才最终确立了细胞理论的存在。因为贝尔纳的工作,临床医学正式进入细胞医学阶段。与此同时,贝尔纳所倡导的实验方法,也被现代医学所接受。现代医学又称为细胞医学和实验医学。这都是与贝尔纳的工作分不开的。现代医学有许多开创者,而贝尔纳是现代医学的定型者、完成者。可以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牛顿。当然,贝尔纳没有牛顿那么大的名气。正因为如此,贝尔纳去世时,在法国得到国葬的最高礼遇。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0-3-2 20: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prettybear
6 w' Q. E( A7 p9 c4 i谢谢你的帖子,让我今天有新的知识有所吸收。
5 d& y/ ?" q& R4 e; x( _$ Z% E6 S      对多细胞生物来说,其间的细胞当然有其社会性,我想这就是你指的法国贝尔纳创立的“内环境平衡”的理论,而我意在说明的是,一个个体内这么多不同种类及不同功能的细胞都来自源头——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而机制则是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
/ d8 ]6 s; s( A      细胞上面有系统、器官和组织,细胞下面还有细胞器、蛋白和基因,所以细胞处在中间状态,并不是还原论的终点,那还有原子和质子等。
5 F9 g5 d* P2 t& L6 X      个人认为系统论有如中医般博大精深,已是哲学范畴的概念,缺少可操作性的同时还具有没法讨论性,贝尔纳的“内环境平衡”理论显然已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解决不了医学实践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不信你可以问问身边可以问到的所有临床医生,有谁知道这个理论,或有谁又在用这个理论治病。
( Z8 N: I1 q$ |8 `: y2 d      我讨论要讲的生命的本质不是指人类的意识、生命的意义。而是指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公民”,包括细菌、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等,是所有生物共同而必备的一个本质特性,而不管他是高等还是低等生物。: J; l, I1 \# F  v8 y6 b6 {& N
      当然这是一个big big question,而我表达的只是个人的一点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0-3-2 20: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0-3-3 11:49 编辑 # i  x1 U* u2 S
3 T  ]& X/ G5 A
生命的“质点”在哪里?
% E8 V, O# ^1 d3 V' t' O干细胞。5 H- }  z3 m: j* ^
为什么是干细胞?3 W+ Y/ H8 M0 e1 W9 G
因为他能不对称分裂。
$ E' ]# N: ^" C9 y% M% s. y这就是我这个主题帖要表示的最深内容。希望我对此已表达清楚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9
发表于 2010-3-3 14:01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质点”在哪里?2 {: w2 [0 Y0 x: E, ]
干细胞。
0 A* t& n4 W' D1 {: G& A为什么是干细胞?/ N. ]  z% ?. w% O4 \
因为他能不对称分裂。
6 M% m4 u$ t! r这就是我这个主题帖要表示的 ...
. l$ f& m* }  \1 s1 D7 }. N6 _marrowstem 发表于 2010-3-2 20:07

. S% O& Q9 p3 C" s% K# ~8 f" g# ?4 R% u) W' [5 c

3 o; @  z4 P. o1 _8 G    我明白了。你是希望就干细胞展开讨论?
1 ^  ~- Q' V6 V0 I* R% z  z   ' P! Z7 l, m2 [% \" l4 `
  干细胞是可以不对称分裂,为其自我更新提供了可能。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弄明白。是否干细胞只可以以不对称分裂进行分化?如果是的话,他如何进行增殖?0 n; H( R  S3 H# c, q
/ c5 q) {  R' i0 M1 k* y2 P3 k. q
  如果他只是保持干细胞的数量不变,随着细胞的数量扩增,他在总细胞的比列就会无限减少,到最后干细胞几乎就不存在了。如果干细胞不存在了,细胞增殖也就停下来了。但似乎不总是这样?. ~( z1 {% h! j0 r. ?# f. j

9 {4 e2 s% {9 F% b# i- e4 ^   对建系的细胞为什么能长出单克隆的细胞数远远大于文献中干细胞的比例?
& l3 `, \# I1 k# X/ \1 i7 U* m8 {* E- i. k% }+ y) t
我的想法过于离谱,但这些我做过实验的。+ E6 _) P6 N& A# ]& Q7 Z1 m
提出这些问题,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思索。
: {) N4 ^2 j3 H
( p3 k& c# I2 |' c7 ]) C5 I9 c1 d  A$ {没有和你唱反调的意思。无意间进了这个论坛,看见这么多有意思的贴纸。也想发点自己的谬论。
% Q# X/ j; f/ x& ]2 N/ Q+ z, P9 T! G
希望你别介意。也祝愿你有个好心情。
. O0 W; `+ c4 |9 r. m
. A! w0 w1 U6 ~& n7 L归去也!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10
发表于 2010-3-3 14:36 |只看该作者
[quote]回复  prettybear
: b, ?) m+ W/ Q7 ~8 r     我不知道为什么学生命科学的人会逃避哲学问题!- w0 F% l$ R  f9 c' C
   不管别人对中医怎么看,我始终是对它不拒绝,当然不会全盘吸收。什么都讲证据。。。。。
3 B: x6 B+ _! H* z
6 @4 L7 t0 n' T$ I   在科研的路上,我曾受过的最大的打击,在中科院和一很牛的海归讨论我的想法。被他说成我考虑的是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觉得非常汗颜!从此闭门做实验,因为证实可靠的数据才是最有效证据。偶然间听说哪个“不用哲学思考的牛人最后被解聘了”。当然其实我是很感激哪个牛人,如果不是他,我还在苦苦的在哲学中寻找答案。也许学那么一点哲学不见得是坏事。3 y7 u; I) b4 ~

! ]) Y1 [0 W. ]7 U& Y! V$ a  关于“生命的质点”以及"干细胞",我们没有必要过早的把他变成一个闭合的系统。1 m, q& \- U0 ?# x5 d! X: w
+ ^, N" z5 U* t2 p3 j
  中国的科研要比国外确实落后很多。但不凡牛人。. ?1 E/ I& w) l2 h( d
8 d1 ~, O" |: g5 r' j
  曾今让我十分震撼的书《细胞重建》,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读读。是贝时章院士穷其一生的力作,可以始终是黄土一杯尽掩风流。他根据自己的理论活了107岁。一位带着悲凉离去的老人。不是因为有多少人站出来反对他的实验观点,而是无人问津。
. y- ^# O# K% ~! n5 ~
/ w9 Z' D! m* o/ [9 j0 ~  多说了这么多。都快成托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26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