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0246|回复: 9
go

细胞并非起源于海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作者:Eugene V. Koonine 来源:PNAS 发布时间:2012-2-17  
+ z( c9 p" |2 H- p& g
* h' r! p5 |8 y
- q" C$ M1 D2 I3 [+ _, u生命的起源一直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课题,目前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但是来自美国NCBI,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2月14日发表了题为“Origin of first cells at terrestrial, anoxic geothermal fields”的文章,通过分析细胞关键离子的比例,指出了细胞离子浓度的问题,从而提出海洋不具备细胞生成的成分要求,反而是内陆很可能是起源地。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 O, x" y4 M" r( A0 `) i 4 X, o6 o$ [, [$ l4 R  g$ Y/ F
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Eugene V. Koonine,这位进化生物学家在1980年代末就开始发表了一系列卓越的研究成果,90年代从莫斯科来到了美国,并扎根于NCBI(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这里的数据库丰富,还汇聚了全世界的绝大部分的生物分子信息,Koonine教授通过分析整理这些数据,发表了连续的从分子生物学和进化角度阐明生命进化之树的卓越的优秀论文。
  {2 A+ G, U( k5 |
) Q9 |8 H$ g0 f/ ~% j关于生命的起源,目前普遍认为起源于海洋,这一理论认为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就形成了。大约在38亿年前,当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在咆哮的海洋中就开始孕育了生命——最原始的细胞,其结构和现代细菌很相似。大约经过了1亿年的进化,海洋中原始细胞逐渐演变成为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这大概是最原始的生命。8 ^8 l8 \9 E% {1 `

- d% `4 N7 u9 _% Q但是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细胞的化学成分,指出所有细胞中含有的钾,磷和过渡金属的含量,都比现代海洋(或者重构原始海洋),湖泊,以及河流中的含量高得多,而细胞是通过一种成熟的,依赖于能量的膜蛋白酶保持内部离子的浓度。首个生成的细胞即没有能锁定离子的细胞膜,也没有膜蛋白泵,那么只能与环境保持平衡了。
* q9 v4 C+ h# a; ~! W5 v  H* H
! Z/ ?' G) F( R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现代细胞中的离子构成也许反映了原型细胞(protocells)起源地的无极离子构成。从而研究人员就尝试重构首个细胞生成的“孵化地”,他们发现原型细胞很可能是在内陆装配起来的,在类似于今天的黄石国家公园的地热区里,火山活动把来自地球内部的蒸汽释放出来,这些排放的化学成分最符合细胞的无机化学组成。
0 `* g2 U! j2 O- K / x$ R8 T- |% U  k9 E; \: Z
研究人员提出如果这种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蒸汽在附近合适的陆地中凝结,形成水塘,那么就有可能孵化出首个原型细胞。
. |$ f5 l+ `% f) w ) l: h1 @7 I. M7 S) T5 d  l
生命起源研究十分有趣,也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期除了上述研究研究之外,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还重构了DNA中糖分子,解析了DNA中糖分子是如何重建的。0 ~$ J$ n9 J$ |4 E7 K
$ ^8 y  J% h8 U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简单的左手形式氨基酸可以催化糖类形式,最终产生显著的右手形式糖分子。这将能够解释碳水化合物如何形成以及右手形式分子为什么在自然形态中占主要地位。 (来源:生物通 张迪)
4 f1 X+ i9 a: ]) F) {; i0 N & {4 z& {$ _) C# x5 G$ V- v6 w+ }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沙发
发表于 2012-2-19 01:26 |只看该作者
我要改名字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藤椅
发表于 2012-2-19 07: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2-2-19 07:50 编辑 ; h! q, p. ~: C$ N& v  e4 D' N

( E7 ]5 [8 C; |; ^: |$ L. X2 Y回复 细胞海洋 的帖子
$ _' ]+ L3 P9 `3 E$ u- @: b
' ^) L5 D% T/ I9 n- q" A3 l1 d$ {好像不用改啊,细胞海洋——ocean of cells,海洋细胞——cells origin form ocean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2-2-19 22:41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地球生命并非来自大海 或起源于陆地淡水池塘2012年02月16日07:23腾讯科技
! `9 c2 x( T$ R" I! b# R" g& {, B; r; ?2 K' f3 M
7 f9 p8 O5 Q( @" ^% F% C( k' A

, B- m, ~( E# H( y5 |, Z# u, o  R# W* X  k1 S1 F

[导读]科学家研究发现生命可能诞生于陆上池塘中,海洋具有高盐环境不利于生命出现。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于今天大多数生物而言,存在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中,并逐渐演化成如今不同的物种。然而,由科学家阿尔缅(Armen Mulkidjania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这个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他认为物种的起源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性。比如,生活在深海热液喷口的生命可能与热蒸汽在内陆淡水池形成的环境类似,因此原始生命可以从一个富含营养成分的“温暖小池塘”中诞生。


  T+ ]' s" V9 K8 M转播到腾讯微博
: S7 f- j* t( V$ {5 `
: l: s+ s9 i6 A3 z7 F/ Z+ o+ O. Q! k# K

陆地上具有蒸汽和养分的池塘有利于生命的诞生


' ]2 d; A5 F' o& s7 G% i


. A( B/ z" `: J' t9 R! L

近些年,海洋作为生命起源的理论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在深海系统中,海底火山口被认为是第一个细胞的发源地。已经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关于生命起源新研究的论文,理论基础为远古地球的海洋盐度太高以至于不能为生命提供合适的生存条件,而淡水可提供适宜的环境。阿尔缅和他的同事认为:从今天细胞的行为方式上看,很难想象它们最早是起源于比现代海洋更咸的水中(钠钾比可达到40/1),并指出目前所有生物体内都有着较高的钾钠比,而海洋则存在过于丰富的钠。
* I% a  N; a3 K+ w

' F8 \  T: s4 ^; B5 r! j

在如此高的盐度环境中,细胞合成蛋白质就变得越加困难,即使在今天的海水盐度环境中,通过这种方式也很难合成分子并形成坚实的细胞壁。当细胞开始形成时,没有厚厚的细胞壁,而在细胞继续生长和成熟期间,也几乎不可能有如此厚的细胞壁。科学家认为在当时的史前环境中,陆地上的条件对生命的起源就有利得多。由地热蒸汽冷凝和冷却后形成的陆地淡水池,具有较高的温度,与深海热液喷口的环境类似。而地热蒸汽在当时的地球环境中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

) `. h7 }. m1 A

此外,存在于淡水池中的水分,或者泥土,与现代细胞存在着许多相同的成分,比如磷离子、锌、锰,尤其是钾元素。因此,新形成的原始细胞可将有害的钠离子挡在外面。但是,也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原始细胞如果暴露在地表上,就会受到有害的紫外线的照射,这将使细胞停止生长。对此,科学家小组已经证明了在当时的地球紫外环境下,RNA和DNA是可以稳定存在的。尽管该科学家小组掌握着具有说服力的论点,但也有不少的怀疑者,可以肯定的是,关于原始细胞诞生自海洋还是陆地淡水的争论还将持续,并成为今后数年的研究热点。

http://tech.qq.com/a/20120216/000161.htm

9 A& V6 i4 W) ]7 |7 I

/ p0 j4 u4 N, e3 K
+ F2 I% F. C& W5 M2 O6 ~* Z- V) a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报纸
发表于 2012-2-19 22:50 |只看该作者
PNAS: Origin of first cells at terrestrial, anoxic geothermal fields
- c# E7 D) s" j: g8 H7 Z% k! f9 F% l- |
Armen Y. Mulkidjaniana,b,1, Andrew Yu. Bychkovc, Daria V. Dibrovaa,d, Michael Y. Galperine, and Eugene V. Koonine,10 J, F2 p/ n, `% @/ P$ |
+ Author Affiliations
& `# f$ s+ |& l# P1 r# F& N2 A
+ C. T- {* E7 R0 d9 D8 \8 c5 @aSchool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Osnabrück, D-49069 Osnabrück, Germany;
/ }, J- P* W4 ?0 n& P0 NbA. N. Belozersky Institute of Physico-Chemical Biology and Schools of 0 }" V/ k; W3 I# b
cGeology and
: K" K* d6 f# a# o# kdBioengineering and Bioinformatics,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Moscow 119992, Russia; and % H$ J9 m! O* A3 [6 E5 _
e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20894 / }; T! P+ j# v6 T3 ~2 m: ~
Edited* by Norman H. Sleep,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and approved January 17, 2012 (received for review October 28, 2011)
3 ~9 K" y6 i+ @, W. c1 s- _. c  Y; I$ G# o: t
Abstract1 \8 O% M; n4 E0 P
All cells contain much more potassium, phosphate, and transition metals than modern (or reconstructed primeval) oceans, lakes, or rivers. Cells maintain ion gradients by using sophisticated, energy-dependent membrane enzymes (membrane pumps) that are embedded in elaborate ion-tight membranes. The first cells could possess neither ion-tight membranes nor membrane pumps, so the concentrations of small inorganic molecules and ions within protocells and in their environment would equilibrate. Hence, the ion composition of modern cells might reflect the inorganic ion composition of the habitats of protocells. We attempted to reconstruct the “hatcheries” of the first cells by combining geochemical analysis with phylogenomic scrutiny of the inorganic ion requirements of universal components of modern cells. These ubiquitous, and by inference primordial, proteins and functional systems show affinity to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 for K+, Zn2+, Mn2+, and phosphate. Thus, protocells must have evolved in habitats with a high K+/Na+ ratio and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Zn, Mn, and phosphorous compounds. Geochemical reconstruction shows that the ionic composition conducive to the origin of cells could not have existed in marine settings but is compatible with emissions of vapor-dominated zones of inland geothermal systems. Under the anoxic, CO2-dominated primordial atmosphere, the chemistry of basins at geothermal fields would resemble the internal milieu of modern cells. The precellular stages of evolution might have transpired in shallow ponds of condensed and cooled geothermal vapor that were lined with porous silicate minerals mixed with metal sulfides and enriched in K+, Zn2+, and phosphorous compounds.
3 e9 p* b$ c7 T6 p; ?$ Q- c( q0 a# T# F" e7 f( u+ K0 p: s- \
prebiotic chemistryabiotic photosynthesishydrothermal alterationorigin of lifeNa+/K+ gradient$ k. W8 y, K. b
Footnotes
3 l" }( e( P- @4 K↵1To whom correspondence may be addressed. E-mail: amulkid@uos.de or koonin@ncbi.nlm.nih.gov. Author contributions: A.Y.M. designed research; A.Y.M., A.Y.B., D.V.D., M.Y.G., and E.V.K. performed research; A.Y.M., A.Y.B., and E.V.K. contributed new reagents/analytic tools; A.Y.M., A.Y.B., D.V.D., M.Y.G., and E.V.K. analyzed data; and A.Y.M., A.Y.B., D.V.D., M.Y.G., and E.V.K. wrote the paper. ) y& H7 v) G- U- v! s7 R% W& Q& l' Y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8 C9 [) s; L8 h* l↵*This Direct Submission article had a prearranged editor. ! M( o; P4 [9 _# I# G6 Y/ g6 @) a
†“But if (and oh what a big if) we could conceive in some warm little pond with all sorts of ammonia and phosphoric salts, light, heat, electricity &c. present, that a protein compound was chemically formed, ready to undergo still more complex changes….” —from Darwin's 1871 letter to Joseph Hooker (17).
$ |4 \* d; x. R' k7 k5 N‡ZnS, broadly known as phosphor (from “phosphorescence”), shows a unique ability to convert diverse kinds of energy, including that of light quanta, X-rays, electrons (as in displays), α-particles (ZnS was introduced as the first inorganic scintillator by Sir William Crookes in 1903), into (electro)chemical energy of separated electric charges (reviewed in ref. 10).
# q2 _  x  m4 I7 H" \This article contains supporting information online at www.pnas.org/lookup/suppl/doi:10 ... 9/-/DCSupplemental.
) @# h6 K0 A# c*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1

积分
48 
威望
48  
包包
951  
地板
发表于 2012-2-20 18:4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unsong7 的帖子0 [0 ?7 T( e* S3 `2 ]" x; }

2 ?/ |: E! q1 ^. c) A7 c# H诗篇36:9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你指上帝。嘿嘿大卫早就知道类,科学家还在探索。。。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7
发表于 2012-2-25 11:17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科学家称生命起源于泥土而非起源于海洋& B: h/ D# Y. j  D* s; T- B
2007年10月04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G1 B3 j; ^/ F$ d
% N% D0 T; p$ t
传统上一提起生命诞生的环境,都会说生命起源于海洋。资料图
$ S! t4 f( _3 b8 i, m  O! U+ L% Z" n5 \  C6 U- ?. P5 }0 l
  中新网莫斯科10月4日电 据俄新网10月3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生理科学委员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尤里-纳托钦宣布,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说法不可信,真实的情况是生命起源于泥土。& \: f% a! ?: T8 Z& Y" ~

9 [8 ~, c" ]" A5 t  纳托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传统上一提起生命诞生的环境,都会说生命起源于海洋;但这是不可能的。”他解释说,生命产生的关键环节是核酸合成蛋白质,这一环节在富含纳离子的海水中是不可能促成的。4 l- x1 d: g' O# p0 ~; \( z1 c

. C% a  b9 z6 K( h5 Y/ h% Y  “如果在液体中含有纳离子,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将终止,要知道,海洋自远古就含有丰富的纳离子,生命不可能起源于富含纳的环境中。”
% ~2 O! a9 ^5 X. b% a4 Z
; R: s- l: H9 X* a- M  他认为,核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完全可能在泥土中实现。据此,纳托钦提出,生命起源于距地面不深的泥土中,同时那里存有水。第一个生命——原始细胞很可能是在雨水浇过后的烂泥中产生的。
/ Y8 b6 N  Z7 n5 r+ [+ \
6 \5 |" l9 b+ y2 L- p  生命大约起源于35亿年前,那时出现了原始细胞。大约在25亿年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细胞。此后,细泡逐渐适应了海水环境。海水中的盐分依靠渗透作用进入细胞体内,细胞也因此开始进行分裂。至此生命的进化开始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一类生命产生了坚硬的外壳,另一类则没有。纳托钦说,至今,人们依然没有搞清楚生命物质分子从何而来,或许这些分子是从外太空落入地球的。“一些生命成份由于机缘巧合进入了地球并且开始发展。”地球上的现代细菌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返回后,依然生机勃勃,这或许能作为生命成份来自外太空的间接证明。(古力) 2 f" O: {/ X$ y, @& L5 v# L
(责任编辑:车东哲)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8
发表于 2012-2-25 11:19 |只看该作者
人类起源于海洋吗? 4 e* N* @1 j: K& P( N% e% {3 B
2011-4-20
3 r! v+ |6 _! A' e1 z, w1 r( v    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和孕育之地,生物的进化历程表明,地球上的生物起源于海洋。
" ]9 \1 w+ g6 `% p" a2 X: g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海水的庇护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生命的杀伤。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就形成了。大约在38亿年前,当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在咆哮的海洋中就开始孕育了生命--最原始的细胞,其结构和现代细菌很相似。大约经过了1亿年的进化,海洋中原始细胞逐渐演变成为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这大概是最原始的生命。
) s* Q- K2 N6 `( x7 P3 q4 W2 V: I7 C/ A: _( Z
    由于原始藻类的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为生命的进化准备了条件。这种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又经历亿万年的进化,产生了原始水母、海棉、三叶虫、鹦鹉螺、蛤类、珊瑚等,海洋中的鱼类大约是在4亿年前出现的。 由于月亮的吸引力作用,引起海洋潮汐现象。涨潮时,海水拍击海岸;退潮时,把大片浅滩暴露在阳光下。原先栖息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经受了锻炼,同时,臭氧层的形成,可以防止紫外线的伤害,使海洋生物登陆成为可能,有些生物就在陆地生存下来。同时,无数的原始生命在这种剧烈变化中死去,留在陆地上的生命经受了严酷的考验,适应环境,逐步得到发展。大约在2亿年前,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出现了。而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诞生。他们的一部分又回到海洋中。
5 S) t" g  |8 H( F, p1 P1 S4 c4 c5 H) \' \$ _
    大约在300万年前,出现了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根据人类体表特征与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证据,提出人类起源于海洋生物的假说。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痕迹,例如喜食盐、会游泳、爱吃鱼等。这些特征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不具备的。基因学者认为,人类是从有鳃动物进化而来的,在了解了人类基因组和鱼类基因组的基础上,让人长出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无法给予明确回答,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巨大的星球上,而人类目前的认识水平还极有限,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尚未认识的事物。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海底生活着某种人类,但是,有关海底有人生活的传闻却不断,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令人惊讶无比。海底人到底是否存在,它们来自何方,今天我们尚无法得出结论,但可以肯定,未来的某天,这一谜底最终将被揭开而有人则认为这些智慧生物可能从古至今就一直生活在海底中,它们同我们人类一样,是地球人的一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说,人类起源于海洋,当人类进化时,很可能一部分上了岸,一部分则仍留在水中,并且发展出了比陆地上的同类更先进的文明。海洋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1 E+ F9 t; I* A' Q9 J. m$ \
2 R' a% z& g5 M! q, N) F$ g4 A
http://www3.ouc.edu.cn/dxt/NewsDetail.aspx?id=825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9
发表于 2012-2-25 11:20 |只看该作者
生命起源于海洋
2 Q$ q+ K( Z1 C7 D4 H* L" H/ _! \http://www.whyandhow.org地理
6 r- y- p4 E5 T' z3 Z; \
' `6 ~9 Q4 `1 |( e9 N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海水的庇护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生命的杀伤。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就形成了。大约在38亿年前,当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在咆哮的海洋中就开始孕育了生命--最原始的细胞,其结构和现代细菌很相似。大约经过了1亿年的进化,海洋中原始细胞逐渐演变成为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这大概是最原始的生命。由于原始藻类的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为生命的进化准备了条件。这种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又经历亿万年的进化,产生了原始水母、海棉、三叶虫、鹦鹉螺、蛤类、珊瑚等,海洋中的鱼类大约是在4亿年前出现的。0 X% ~4 o  O, _

- x! X$ K- Q9 o5 o1 r2 \6 k由于月亮的吸引力作用,引起海洋潮汐现象。涨潮时,海水拍击海岸;退潮时,把大片浅滩暴露在阳光下。原先栖息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经受了锻炼,同时,臭氧层的形成,可以防止紫外线的伤害,使海洋生物登陆成为可能,有些生物就在陆地生存下来。同时,无数的原始生命在这种剧烈变化中死去,留在陆地上的生命经受了严酷的考验,适应环境,逐步得到发展。大约在2亿年前,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出现了。而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诞生。他们的一部分又回到海洋中。大约在300万年前,出现了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 d' n! I# l# S' J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0
发表于 2012-2-25 11: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2-2-25 11:24 编辑
+ h% l% E( ?$ l0 j9 ?
0 P* U! P# `% Z) c  z/ I! X
# \& K& j, b1 e& Q人类起源于海洋假说 6 v/ J) U" v. o9 o6 m7 r
0 G  z- S0 W: \+ n  G
- ~4 G) m5 r6 t
--------------------------------------------------------------------------------
7 j# k. Q/ @6 G$ ?8 u
1 k3 b# b6 m( F6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18:44 新浪读书  3 n+ S7 A% D2 X2 ?
( D* s0 p  j/ @/ Y# H8 H7 v
连载: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   作者:苏三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2 N: {/ M( s9 ~; a, f, n) ^2 ^$ Y& H
. l. c* S7 O3 }3 y  m+ k$ D
' O" k. f7 ^# S2 ]

4 q% q! s/ Z9 w* ?8 A7 ?  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一块中东泥板上记载着世界产生的过程:“最初没有芦苇,没有树,没有房屋,没有城市,到处都是海洋。”这说明,当人类有记忆的时候他们所知道的就是“海洋”。后来陆地才慢慢显示出来,给人们以存身之地。实际上这可能是文明开蒙之后人类具有语言之后的最早记忆,其主要特征是:到处都是汪洋海水。) U/ B7 d' v- p+ t* T

) D9 N+ O5 }3 |8 x% ~  我们发现,不仅人类喜欢沿河流而生存,而且考古显示最早的人类也非常喜欢沿海而居 / b: f; B: H( _7 e- H0 |6 F, a9 R9 ?

& }# x. }2 X5 G, H( s: |  i- s
1 I/ s1 J) u% T* w, g* Y# I,甚至离开海就不行。比如以上两幅地图就显示出人类在追着“海岸线”发展,只要有足够立脚的丘陵与岛屿,他们就会迅速移居过去。所以我们确实很容易猜想:古人类是不是属于海洋动物?我甚至想猜测他们是两栖动物,当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栖动物”,我的意思是,很可能在远古时期人类对于水的亲近以及对水的把握能力远远在我们想象之外,反而是后来他们与水亲近的能力才退化了。起码从解剖学上看人类曾经与水亲近并不让人意外。
, d) ~9 R6 Y6 z" X! z+ ^: t7 p3 y
0 Y2 e6 t5 ]) h% E8 L( l  也有人把人类的起源解释为海上。20世纪中期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爵士认为:距今400万年至800万年前这一时期的人类祖先并不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中,这里存在一个化石的空白期。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大约在400万年至800万年前,非洲东部和北部曾经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迫使其中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成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他们就是人类的祖先。) J% Y% L. [6 p: n* Y

% B2 W6 ~! ^. U! O8 H  c  h, H  s  这个“海猿”假说同时也是“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最早学说。$ ^; v/ S( q6 q) r. X- A" J
# r# q5 O: I/ y% ?+ f4 k- x
  “海猿说”也有丰富的论据:/ _: D; G6 k% P+ \$ N

* g% g" A! W' c0 p5 e+ ]  第一, 人的身体表面裸露无毛,却有皮下脂肪,这与灵长类动物大大不同,光洁无毛的身体与丰富的皮下脂肪更适宜在较冷的海水中生活并保持体温。
' O: e& h8 q# r; i4 F) C! b# T! P$ ?2 g! z  E
  第二, 人体无法调节对盐的需求,而且要“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是“浪费”盐分的,而灵长类动物却不需要靠出汗调节体温,反而具有对盐摄入量的控制与渴求的机制。这说明人类是从盐分丰富的海洋中来。9 I- c3 w/ n8 g0 f/ u& b
" \5 d! G+ d! f3 H4 i
  第三, 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都不是游泳能手。! _* H% t+ J8 }! Y

7 a9 W$ p* b5 R! X8 H  2002年一位叫米高尔·奥登的法国医学家提出了更加离奇的新观点:人类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超过猿猴,人类的祖先是海豚。其论据是:
3 \7 r' O7 v9 g# a9 e  a: ?
; k! U; ^% W, N* a  第一,人类本性亲水、猿猴厌恶水,这是最明显的分水岭。人的婴儿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而且人的脊柱可以弯曲,适宜水中运动,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后伸的。) [# X  x# m0 s# j! v5 Z

3 W6 ?3 n2 I9 L5 c6 \  第二,人的躯体和海洋哺乳动物一样光滑,头部却长满浓密的头发。
, B8 ]8 V7 {# D8 v6 b
0 ^/ }" g3 k0 {4 D. l& ^  第四, 人类能以含有盐分的泪液表达感情,有趣的是,海豚也会流泪。" }* P' ^' ]7 E5 R
8 V  T% ^; [! z
  第五, 人类喜欢吃鱼、虾与海藻,猿猴却不喜欢。/ R- y. E; m0 Z" T
7 M' }* ~. D" ]4 x; R4 ^* j' e
  假如说这些牵涉到人类起源的理论还比较空洞和难以把握的话,那么考古遗址的分布已经很清晰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远古人类并不象我们曾经推测的那样因为没有高科技大船的出现而畏难于海,相反,他们与海异乎寻常地亲近!这个道理可能就象远古并没有天文科学但是人人却了解星空一样 。很可能古人使用简单的航海工具做出了许多我们今天无法现象的航海事业。/ E+ d6 ^; ~' U9 n
+ ]* e4 S2 V& w2 p2 l( [, C9 D  A! V
7 G3 ~, C* v1 V% Q8 c8 I9 @( N
! N' ]( ]+ A. G5 c4 j

& C& K! W' \# n3 A) t, y# M+ v2 K4 F; w: `- T& x" B
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191.html5 [+ I* Q  q, h2 D% T( ?

7 F% {' u1 v" V$ a' i0 l6 i6 h% _
4 }9 @" A2 }6 q/ j+ A
- g" j2 J5 L- c4 b2 b8 @第一部分 宏观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文化保守的人们认为,航海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以为远航是2000年内的技术,美洲是欧洲人“发现”的。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人类由于在以往的年代里缺乏文字记录,所以对很多事情失忆,这歪曲了“史前史”的原貌。新石器时期太平洋上彼此隔绝的许多岛屿上居住着人类,假如没有航海工具的存在他们怎么可能存在。另外,在大约5000年前中国大陆就与200公里之外的台湾海峡有广泛的联系,假如他们之间不是靠稳定成熟的航海工具,怎么可以达到频繁的交流?# o$ u( M& ^- z  o: ]# D9 @2 t
第二部分 寻找腓尼基人的足迹; K2 X. p( q5 R6 {) T, F  C. V
我查到,中国传统渔船上的大眼睛实际上叫“龙眼”。而西方长“眼睛”的船远远不是古罗马人才有,所有腓尼基人的古船上都会装饰这样一只眼,也所以至今这样的“船眼”就被称呼为“腓尼基眼”。而且这个“腓尼基眼”还不仅仅出现在船上,它到处都有,今天许多首饰上都有这个痕迹。这个风俗或许可以延推到古埃及的“何露丝之眼”,当然两河流域也早有眼睛崇拜,中国三星堆也有眼睛崇拜。但是更具体地在相同物品相同部位描绘同样的饰物,这个“巧合”目前只在地中海与中国东海、黄海传统中多见。我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断然开始大举搜索腓尼基人的资料,其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3 T& e, `: ~8 I" r( c
# h) @# M" Q: Q5 X. [: p) w第三部分 伊特鲁里亚人
8 _- a8 U" Y+ H- y* u  _, M8 ]在长期的征战中,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始终是他们的坚定盟友。从小个子的拿破仑身上或许我们还能看到几许野猛古风。 拿破仑身高只有1.63,这在高人林立的欧洲确实是个异数。实际上,无论是拿破仑的出生地科西嘉岛还是临近的意大利北部甚至法国南部,矮人的比例远远超过北欧。这到底是气候的影响还是古代善于游走航行的民族从亚洲带去了一些低矮的东亚甚至马来人种的后果呢?中国男人的平均身高在1.73左右。1 E% L& k' Y( L: p

6 l# `# ?0 n+ q6 \1 j9 ?/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2 06:2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