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sizhengliu
go

慢病毒滴度测定的疑惑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176 
威望
176  
包包
1265  
11
发表于 2011-12-27 11: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uangcong1988 的帖子
: ]& F8 R7 w; Q2 `" H  Y* `; E' M2 |! z' X* ], Y$ |
不好意思,是我笔误。应该是感染8h和56h后,也就是我收集转染后48h病毒上清液,用于感染已铺板的293FT细胞(测浓度)。你说的有道理,或许是我的细胞状态不好,光镜下293FT有突起的毛刺状,疑传代次数多。怎么处理,能提高包装细胞的状态呢?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2917 
威望
2917  
包包
6530  

优秀会员 金话筒

12
发表于 2011-12-27 17:0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izhengliu 的帖子, e/ S# I8 |/ l" m" c, v( V* a0 O

) O3 P( @" D2 y9 P9 Q细胞状态不好的话,最好的办法是换细胞,没其它法了,包毒最重要的两点:细胞状态跟质粒的质量,所以建议换好一点的细胞,其实不一定要用293FT,293T也行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48 
威望
48  
包包
2349  
13
发表于 2011-12-27 21:5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izhengliu 的帖子
; M4 V$ g1 R) g9 p: ]" q) t( K( i! i, W$ i# q- A
你好 我最近也在做滴度测定 请问你们用病毒上清感染293T之后 6-8小时有换新鲜培养液吗?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76 
威望
176  
包包
1265  
14
发表于 2011-12-27 22:03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回复 乳杆菌 的帖子
- B8 o0 b" ?3 e. @( C- D  t" _- K7 |1 I; r7 x1 O/ b
你好!我也是处于摸索阶段。我在感染第二天直接加新鲜培基。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48 
威望
48  
包包
2349  
15
发表于 2011-12-27 22: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izhengliu 的帖子5 j- K( N7 W8 R) _% F) M4 ]" P

. B8 K$ F! _! G1 z意思是病毒上清没有吸去 加入新鲜培养液稀释吗? 因为我看到一份protocol写的加病毒上清后48h流式 好像没有换液处理 但我们平时做感染都会在6h后更换掉病毒上清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76 
威望
176  
包包
1265  
16
发表于 2011-12-27 23: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乳杆菌 的帖子
+ l1 }$ ]& `/ T9 N6 _0 `& W6 v
) u0 c1 Z! ~8 T' {+ q是的,其实病毒颗粒一直存在于皿中的,但是被稀释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48 
威望
48  
包包
2349  
17
发表于 2011-12-28 10:0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izhengliu 的帖子3 @% n" d, j2 S3 P7 U

; @/ U3 n6 s$ [6 N+ ?: ]qq吧 275405133    我权限不够 没法批准好友申请 留言都没法=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