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0650|回复: 15
go

关于污染表现的一点小结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285 
威望
285  
包包
1075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培养液污染时,液体多数浑浊,少数清亮。
& @4 D8 l1 z0 K3 V细菌污染——浑浊 变黄: S! b9 A5 G* K  p
霉菌污染——清亮 变黄 见菌丝 孢子) \+ r) `4 c8 j5 q2 d3 u+ `6 _
念珠菌污染——清亮色黄 镜下见长短不一的菌链; }! ?/ r2 y/ L* O* b0 z
酵母菌污染——液体混浊色黄,镜下见成堆的球形酵母菌
, G0 L% h* V' r* ~支原体污染——液体清亮,支原体分布在细胞表面和细胞间。/ q: b7 c- M$ P" D# K( c) l6 K' n
5 c; a7 ^& P+ p2 t: z3 _" A$ Z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021 
威望
1021  
包包
293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5 12:04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多谢分享!

Rank: 2

积分
235 
威望
235  
包包
1179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1-11-15 12:47 |只看该作者
总结挺好的。顶

Rank: 1

积分
48 
威望
48  
包包
774  

美女研究员 小小研究员 积极份子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5 13:36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支原体污染镜下能看见吗?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85 
威望
285  
包包
1075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1-11-15 14: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柏林小杨 的帖子8 t1 W( ^' _0 J& R" u6 R
6 U3 q0 l( I6 G* o7 q& w: e% e  Z% h
支原体污染看不见,所以没有图片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322 
威望
1322  
包包
3387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5 14:21 |只看该作者
大家对污染太重视, 污染就是污染,  不必管他是那种, 反正是一扔了之。( s( E8 w! d0 ~. I( ^6 m- g6 R8 m
主要是注意培养条件, 实验操作。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75 
威望
75  
包包
364  
7
发表于 2011-11-16 13:17 |只看该作者
主要要注意培养条件和实验操作过程,发现污染就要忍痛割爱,坚决扔掉。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2  
包包
110  
8
发表于 2011-11-17 10: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eister 的帖子) U5 _2 [) @& G$ k6 h, ]; r

. q+ S9 M5 T& W( }如果找不到污染源,对经常出现的污染怎么处理呢。不能老是扔吧,特别是对做原代的,经常是一段时间后,出现污染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hnsdlgl + 2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87 
威望
187  
包包
591  
9
发表于 2011-11-17 11:24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Rank: 2

积分
101 
威望
101  
包包
1156  
10
发表于 2011-11-17 12:03 |只看该作者
转:支原体污染后,培养液可不发生混浊.多数情况下细胞病理变化轻微或不显著,细微变化也可由于传代、换液而缓解.因此易被忽视。但个别严重者,可致细胞增殖缓慢.甚至从培养器皿脱落。
: B' n# W) Y! t9 |. M0 a, _2 b, u为确定有无支原体污染可做如下检酗:* i- J8 v3 `6 r: g! D
①相差显微境检测:将细胞按种于事先放置于培养瓶内的盖玻片上,24h后取出,用相差油镜观察.支原体呈暗色微小颗粒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
. W  a  X1 b% U1 i②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用能与DNA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可使支原体内含有的DNA着色,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细胞接种盖玻片上,在细胞未长满前取出玻片,用不合酚红的Hanks液漂洗一下,用l: 3醋酸甲酵固定10Min,然后用生理盐水漂洗.置于用生理盐水配浓度为50pg/ml的Hoechst 33258中染色10min。染色后用蒸溜水洗1—2min.向细胞面滴加pH5.5磷酸缓冲液数滴,然后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镜下支原体为散在于细胞同围或附于细胞膜表面的亮绿色小点。; u( _  F0 C/ i& e4 @2 Y
③电镜检查;用扫描电镜方法简便快速.也可以利用透射电镜。
6 k0 s: a! I4 c% [  x; u# G2 P& Y- Y④DNA分子条文检查或支原体培养等方法:检出率高.但方法较为复杂。' P: M5 k, z+ j
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一些支原体在人体是正常菌群)、培养基的污染、污染支原体的细胞造成的交叉污染、实验器材带来的污染和用来制备细胞的原始组织或器官的污染。
" ?) ]6 u9 n2 J4 _7 T2 W组织细胞培养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支原体的污染:控制环境污染;严格实验操作;细胞培养基和器材要保证无菌;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支原体污染细胞后,特别是重要的细胞株,有必要清除支原体,常用方法有抗生素处理、抗血清处理、抗生素加抗血清和补体联合处理。支原体最突出的结构特征是没有细胞壁,一般来讲,对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的抗生素,如 -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完全不敏感;对多粘菌素(polymycin)、利福平、磺胺药物普遍耐药。对支原体最有抑制活性及常用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抗生素是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一些氟喹诺酮;其他类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对支原体有较小抑制作用,所以常不用来作为支原体感染的化学治疗剂。InvivoGen公司研究开发的新一代支原体抗生素M-Plasmocin能有效地杀灭支原体,不影响细胞本身的代谢,并且用M-Plasmocin处理过的培养细胞,不会重新感染支原体。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5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