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66809|回复: 17
go

重编程的未知及其他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2: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tpwang 于 2011-6-11 23:09 编辑
+ J$ F  c& u: ^& D
* o! u0 q* H8 ^# O6 v本期《Cell》(Cell 145, June 10, 2011)基本上是干细胞专刊,大概是配合ISSCR年会。亚马纳卡和该杂志科学主编联手编选了几个近来的最新进展,包括Tet在维持多潜能和分化平衡上的关键作用,最新的多能干细胞和直接转分化手段分化心肌细胞进展,多能干细胞形成肠三维结构组织,以及iPSC在研究复杂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等。不过,更有读头的是几篇关于当前“前沿”方向的评论。比较有趣的是四位研究者在“Reprogramming: What’s Unknown?”标题下,分享了各自关于重编程未知问题的见解;以及一片分析胚胎干和iPSC研究趋势的文章。选加编译,共赏之。- h/ J# c, S9 b2 P7 e

  _# L: i8 O! j! O6 Z7 e8 [. [; t  W  Z6 m5 {+ s
关于重编程的未知:( S5 ?$ P- [7 U" E8 [

0 d* ?  t  s$ B9 b
7 N/ o4 t) D6 z* i; gGeorge Daley用一贯的rhetoric口吻罗列了他认为重编程的一系列未知问题:什么样的分子水平互动触发了重编程?其精确的连环过程是怎样的?那些是随机的那些是“命定”的?那些步骤涉及细胞分裂?所有的细胞都遵循同样的途径跨国Waddingtong landscape(见下图),还是有不同的道路、中间状态、以及死胡同?重编程能否模拟反映体内病理性去分化?去甲基化是主动还是被动过程?5hmC在重编程中起什么作用?卵泡浆是否存在促进因子诱导的重编程的因素?进一步的挑战性问题包括:能否制造不存在于自然发育和并且不受正常生理过程限制的新型细胞状态,例如分泌胰岛素的肝细胞或病理归巢于心梗组织转变为心肌细胞?甚至,重编程技术有一天会制造出一个全能的杂合子?结语是典型的Deley式新闻语:只有不可预期性的存在是可预期的。
% g9 {- x) f  T2 @
2 r+ {0 x3 s3 n& q+ E; n! }. j+ J与“能否制造不存在于自然发育过程的新型细胞”不谋而合的是来自德国的Elly Tanaka的个人兴趣所在:reprogramming cells to states that do not exist during embryonenesis。有迹象表明,再生过程中,前体细胞可以获得某种胚胎-成体杂合状态,即某种新的细胞形态,或者是某种部分重编程状态。理论上,这个现象涉及基因调控网络的新式组并在一定的时间共存。这些新组合是如何达成的?为达成这种杂合状态,控制基因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在多深层次上需要被解除?能否制造出有(生理)意义的细胞杂合状态,诱导分化时它们又是如何解除这种状态的?目前的胚胎--成体杂合细胞状态还仅存在于特定细胞谱系内,能否制造出有价值的跨谱系杂合状态,或者这将完全违背基本的生物学铁律?
" |8 `5 z3 ]- U& D6 Q
9 Q! `* \! c! f' Y; ?0 K; m来自英国剑桥的Azim Surani则从体内生殖细胞的自然重编程角度提示,目前的重编程研究急需整合体内及体外重编程的各层次因素,各种不同组织细胞的重编程情况,达成一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可以把目前的“随机重编程”提升为“命定”的重编程。他认为对核移植入卵子后的重编程以及成体细胞--干细胞杂合体的细胞融合的认识,将会为直接转分化实验提供基础。' k4 f. F5 x% l# l! s

. F$ ]% S  Z( \) T9 _而UCLA的Kathrin Plath着重从表观遗传控制和解除的角度来看待重编程,但同时指出,早期发育过程伴随有细胞核结构、DNA复制调控、以及染色质全局构造的重大变化,而且这类基因层面的重组是发生在胚层分化之前的。因此,有可能难以逆转(revert)这些基因层面的全局性改变,构成了重编程过程中多能基因激活和完全重编程的主要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重编程低效率的原因,将有助于解释细胞分化的基本规律。
5 K+ T: E4 `1 s& }9 t  V: C' X9 P# `$ s8 O7 ?* `; I
除关于重编程的低效率和不明机理等“老生常谈”,有三位都不同角度提出所谓“新的杂合细胞状态”;与从技术上力求避免基因干预相对,另一位提出胚层分化前的全局性基因谱层面变化及其可逆性可能是重编程的主要障碍之一;不同角度将重编程与发育过程联系起来考虑虽是应有之题,不过几位的角度都有各自的意味。比如,卵泡浆内存在促因子诱导重编程因素的可能,亚马纳卡刚发表的Gli1就有这个意思。  c0 w9 w5 i/ x/ _" B
# j2 ~( N4 w# \7 u' w. ]
8 J# D! w$ Z9 B2 Z9 v" _
胚胎干与iPSC研究的现状; L! u: W5 _) ?3 ^- u, q+ w/ A

6 x/ n; D8 u1 l8 B$ x9 T
5 w' w0 Z1 X/ g7 }9 o另一篇比较有意思的文章是总结并分析近十年来胚胎干以及iPSC发表的文章,以图证明iPSC的出现并没有导致胚胎干的研究变得无意义,所以出于宗教文化政治考虑减少甚至完全抛弃胚胎干的政策是要不得的。作者的出发点是:如果说重编程技术的出现确实扩展了多能细胞的来源以及干细胞研究的范围,那么应该在所发表的研究里看到四个趋势:人iPSC文章的发表应该显著快于胚胎干;不依赖于胚胎干的人iPSC研究数量增加;研究人iPSC的科学家更少担心研究材料和资助来源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不具有胚胎干经验的实验室从事人iPSC的研究。文章作者手迹了2086篇人胚胎干和iPSC文章,并面对面简短约谈了118位研究者。3 A# [4 _; _2 L! t$ p/ W, ?

, p3 l4 H* n" S( Y3 ]3 t, N% P这篇研究的数据表达和分析有点与常见到的生物学研究不同(见下面的图)。基本的结论是iPSC的出现并没有减弱胚胎干研究的趋势。虽然iPSC在一开始的增长速度高于胚胎干,这多是因为iPSC的材料获取容易,不存在宗教政治争议,入门槛比较低,以及新技术引起的初始兴奋(言外之意,不是因为iPSC可以完全取代胚胎干)。相当大部分的最早iPSC研究者和实验室恰恰也是那些已经卓有成就和条件的胚胎干机构。这说明一来iPSC对没有多能干细胞经验的研究者并不是那么容易,二者同时研究胚胎干和iPSC的动机还是很高的,三来不少iPSC研究热的一个主要动机是科学好奇心和追随资助来源的实际考虑。换句话说,并非是因为iPSC可以取代胚胎干而更多是构成多能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新补充。从这些数据和分析来看,作者认为如果因为有了iPSC就减少或取消胚胎干研究的资助,最终其实将影响整个多能干细胞的研究。
* H: O% g8 T7 E1 Z
' U8 ]- B# R& k5 j2 H6 b: g; v关于胚胎干和iPSC之争,以前都是主观意见的表达,这篇文章采用一些信息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提出一些有趣的数据和看法。其实,从最近关于iPSC的表观遗传以及其他一些缺陷的研究来看,无论是正面或是反面的研究,都同时采取了两者甚至加上成体细胞的比较方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必定不是某一类能完全涵盖的。在干细胞研究、重编程技术发展、发育学机制研究、再生医学应用角度,胚胎干、iPSC、直接转分化,甚至所谓非常态的“杂合细胞”,都是平台和可能性,而不是互相排他的。
* t/ x1 J  O) W  e' H$ A. N- {
$ z( G0 Y/ c' y% n2 ^3 C
) m/ ^% r/ g7 S另一个值得提及的是关于Tet-5hmC与Oct2/Sox2机制相互协调,维持多潜能与分化的平衡。本期亚马纳卡和Cell科学编辑评选的前沿领域列为第一项,本期Cell还有一片关于Oct4/Sox2调控分化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期Cell Stem Cell有篇观点文章,也是提出多潜能和分化一体两面的平衡机制说(参见"多潜能状态:脆弱的制衡”)。一方面是发现一个新的干细胞“干性”的关键机制,另一方面多能性维持因子同时也是分化关键机制,三来多潜能和分化这两大“干性”可能以后就统一起来考虑了。
) \' q7 M7 q* Q* G$ f6 e
/ J6 E5 m. I/ _% t# A/ ], z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殊途同归。前文说争,此文说合。iPSC与胚胎干比肩、多潜能与分化合体、重编程与发育关联、甚至出现一些新的杂合“物种”,干细胞研究只是个领域和平台,目的是揭示生物奥秘并找到改造疾病状态的方法,研究思路和手段上,分也是合,争也是为了合。
: G0 S  w7 m% ]7 ?! v  I
$ x8 |1 p4 e4 F- U
  D" t: U) X! WProgressive ESC Differentiation into Germ Layer Progenitors by Breakdown of the
. m4 |$ A2 i' ?+ h& b8 EPluripotency Transcriptional Circuit
4 {0 E5 W& D1 U4 y
7 G' H4 ]$ C4 H- y3 u
) ^2 x+ v! L) {7 X' z5 oFigure 2. Proportion of Research by Cell Line Type Used
3 w7 x+ ?2 f. L
4 Q3 Z$ l7 W8 R: o1 V9 A4 J, o1 w. W( v
Figure 4. Network of Last Authors Using hiPSCs
0 d+ W- ]/ ?; J& R$ y, f2 `0 ZThis network image represents coauthorship connections among the 69 last authors working with hiPSCS in 2008–2009. $ Z$ g4 T$ p5 w: J& e) S$ N
The large network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gure includes 33 (47.83%) authors, dominated by researchers at Harvard University ) k0 ~' G- S' {7 e  F
an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The ‘‘star’’ in the center contains five last authors connected to Shinya Yamanaka.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3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fananran2003 + 1 什么时候才能有那么雄厚的知识储备!
细胞海洋 + 299 + 500 精品文章
FreeCell + 1 + 2 呀,才知道俺也有资格给元老评分!!!

总评分: 威望 + 301  包包 + 50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威望
480  
包包
160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6-11 23:09 |只看该作者
好,元老就是元老!
  x. a2 I! ^& j9 d有质量,有前瞻!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4 感谢支持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4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3 
威望
1933  
包包
4926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金话筒 博览群书

藤椅
发表于 2011-6-11 23:23 |只看该作者
嘻嘻,醉翁之意不在酒者,iPSC妖艳裹怀只不过是故弄风流,生儿育女仍离不开ESC呀!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4 感谢支持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4  包包 + 14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6-12 08:54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1-6-12 08:55 编辑 4 K0 m+ Y& g8 w" t$ p
6 x+ @+ M0 A0 g9 P( j
我看了以后也感到有两点非常的鼓舞人心:5 m1 ^* a; q4 L
    1、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我们也许可以诱导出比ES细胞更原始的“iPS细胞”(注意打了引好),而此寻找祖先的原始进程是没有终点的,最终寻找到代表“上帝”的那个干细胞;9 h) y- e. o' r9 T
   2、重编程的另外一个可以努力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人为诱导,创造出比人类在进化上更优质一步的物种细胞来,通过子宫代孕,生出一个“超人“来,就像人超猴子一样,另外的更大可能是,重编程出我们这个自然界本不存在的物种细胞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5 T$ k  D$ X. a) H7 ]9 w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6 + 12 欢迎参与讨论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6  包包 + 3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报纸
发表于 2011-6-12 20: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 S+ w9 q, }! G) g
8 _0 N7 @% X& V我比较保守。从这几位的想法来看,下一步也许人们会相对不那么在意iPSC或直接转分化是否与胚胎干细胞类似,而开始找新的重编程细胞形态,这可能避开人们还不清楚原始多潜能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困惑,着眼于体内再生的适用性。4 X( ~: ]6 j) a7 Q7 p0 K* s) b4 B
& ?2 j! L9 \( |0 E7 n; J: q
当然,体外制造totipotent细胞,估计是人的好奇心和科学惯性挡不住的vision。# b( d5 i' I0 ^( I

# k3 B3 i" S3 p5 ?- @9 [5 W至于从生物进化树的角度造出原本不存在的物种细胞,估计比造人totipotent zygote其实还容易,如果不限定某种既定标准的话……3 C6 K  a7 E6 m! P8 \

; v3 r$ c" T5 v5 F# G5 {) \6 q* ]  D再生医学还是要着眼于适用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1-6-12 21:14 |只看该作者
手握重编程技术,人类要向上帝下挑战书了。
) f% a, ?. u- i4 |% L; w而不仅仅是着眼于再生医学的适用性啊!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7
发表于 2011-6-12 21:2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s2 U# l; ~, e, a' F" ^' _

, b1 I" _8 z% Y7 s( y! c挑战是未知的科学冒险,再生医学是实用的考量,没啥矛盾的啊,一定程度上是相关的。各有所好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1-6-12 21:46 |只看该作者
没有矛盾,向未知领域探索前进是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我更感兴趣讨论的是重编程技术的矛所指的方向,到底能不能刺破进化论这个理论的盾,就是反方向的进化之路能不能通过人为诱导来开启。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769 
威望
769  
包包
998  

优秀会员 金话筒

9
发表于 2011-6-12 21: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 V; c: ]" w- Z4 Z. u# F) @% g  \/ r, \* u1 J5 n1 R) H, A$ \
怎么越说越吓人了,听起来比当初“多莉”还“恐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1-6-12 22:02 |只看该作者
重编程就像一把开启潘多拉之盒的钥匙,至少在细胞水平,人类做到了返老回童这样一个千年梦想,细胞的逆分化之路才刚刚起步。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22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