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胡国宏:若成功阻断肿瘤转移,可治九成癌症患者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1878|回复: 5
go

胡国宏:若成功阻断肿瘤转移,可治九成癌症患者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22: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肿瘤不可怕,转移才可怕。如何防止肿瘤转移依然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
  Y9 X1 r' I1 c5 j6 ^& w' d4 ]2 q
. a5 l% u& V! W% b胡国宏研究员是肿瘤转移研究方面的专家,也是健康科学研究所肿瘤转移研究组组长。同时,他也是第三届中英癌症生物学前沿研讨会上最年轻的演讲嘉宾。
5 n" _8 v7 v# @5 f6 m9 [% J. L
胡国宏研究员将于5月20日就《8q22基 因 组上双功能基因metadherin活化,促进肿瘤转移和耐药》在“细胞死亡,干细胞与癌症”国际研讨会上作更为前瞻性的探讨。5 X5 C& t- z4 P: ?
& y3 M1 ?7 k" m$ r: x0 g
在这之前,他接受了生物谷癌症研究的系列专访,他是生物谷癌症研究系列专访中继Tak W. Mak后,第二位接受生物谷系列专访的学者。& c  g) j! T1 ^' g/ u. i

1 m2 l7 y; {: L4 b生物谷(BIOONNEWS):癌症治疗的最大难点是什么?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1 Z* |* v2 Q' o8 g! N1 {) N

! |3 a+ P2 S" ^& B* O4 X' r胡国宏:肿瘤细胞的本质特征是失去控制。人体的健康状况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需要精确分配有限的营养和空间到每个细胞。肿瘤细胞逃脱这种自我平衡的监控机制,争夺其他细胞的资源来无限制的增殖和扩张。因为肿瘤细胞是由我们自身的细胞突变而来,很难通过体内的自我防卫机制或外界的干预措施(也就是肿瘤治疗)和正常细胞区分开。更糟糕的是正常细胞竞争不过肿瘤细胞,因此即使杀死99.9%的肿瘤细胞,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通过更快的生长引起复发。因此,肿瘤治疗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特异并有效的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并完全杀死肿瘤细胞。) _' |' S8 Y, X0 q4 t

0 E1 _- C3 _4 Z2 A生物谷(BIOONNEWS):近五年内,您认为在癌症领域最重要的进展是?它们离应用到临床有多远?: t, U6 V7 B8 y

0 u' U: e, U3 X5 q5 P# T+ }' Y胡国宏:在过去五年肿瘤研究有很多重要发现,如开发出许多新的靶向药物、癌症免疫学的进展(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有效疫苗)、肿瘤干细胞领域的进展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进展是个体化医学。很早之前,人们就注意到肿瘤在组织学上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但直到最近科学家才从分子水平揭示肿瘤的异质性。过去5年个体化医学在基础、转化和临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肿瘤治疗不再是开发出一种药然后用在所有病人身上,而是根据每个病人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特征开发不同的靶向治疗。目前,在治疗前,已经可以先检测一些关键基因(如HER2和EGFR)的表达。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的降低,在接下来几年肿瘤治疗时可以详细鉴定每个癌症患者的不同遗传突变,进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t( _8 C  A$ `* P6 Q6 |4 G, Q7 p# z
生物谷(BIOONNEWS):通常癌症在早期就进行治疗更有效。如何尽早发现患上癌症?目前有哪些有效的癌症检测指标?" m: G; A$ ^/ b- ?; h$ [! |
3 g2 ?* w  S( c
胡国宏:很多手段被用来筛选和尽早发现癌症,如乳房X线照片和临床乳房检查被用来检测乳腺癌,结肠镜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被用来检测结肠直肠癌。目前,通过非侵入性手段(例如血样、粪便或尿液)早期发现癌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DNA、RNA、蛋白和microRNA都是可能的肿瘤早期检测的分子标志物。! P3 u% p8 J1 Y$ j
6 `1 U" b: z  a
生物谷(BIOONNEWS):关于预防癌症,您有什么好的建议?2 z% ?8 h6 J- H

1 A& O7 ~9 ]0 n" t胡国宏:有规律的运动、健康的饮食、不吸烟、少喝酒、经常体检都有利于预防癌症。对于癌症高危人群(由于年龄、环境、病毒感染、尤其是家族患病史),需要经常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对于结肠直肠癌、子宫颈抹片检查对于宫颈癌、甲胎蛋白对于肝癌。$ T" D5 J4 G9 \' @5 |) o
, }) D2 O- ]2 r3 J
生物谷(BIOONNEWS):作为研究转移的专家,转移为什么会发生?如何有效的阻断转移?是不是成功阻断了转移就可以治愈癌症?: b% u. E9 j9 O0 F! [
" V1 s/ a8 ~; F6 l3 B
胡国宏:转移是导致大多数实体瘤患者死亡的真正因素。实际上转移过程对单个肿瘤细胞来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任务。原发癌以外的组织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很不利,肿瘤细胞需要获得新的突变来适应新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转移是一个效率很低的过程,大部分肿瘤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会死掉。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数目十分庞大(1cm3的肿瘤块有10亿个细胞),而且肿瘤细胞很容易获得新的突变,总有一部分肿瘤细胞可以通过积累突变成功转移,并且在转移灶有生长上的优势。因此,转移不可避免。为了阻断转移,我们需要发现驱动转移的突变类型并干预相应的分子。如果我们做到成功阻断转移,就可以挽救90%以上癌症患者的生命,也就是说可以治愈大部分癌症。
1 W7 m  _7 C# l% A4 g8 P3 w8 q6 w- C9 |" W1 p- [  x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5-23 22:46 |只看该作者
生物谷(BIOONNEWS):说说您心中人类可以最终攻克癌症时间表?$ |6 ]- o) S6 S: I, A

* K7 f& H, Y1 @' e9 u% v0 E胡国宏:癌症可以攻克,但需要很长时间。现代分子水平的癌症研究始于1970年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年。我估计还需要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攻克癌症。科学家已经取得很多进展,现在我们对癌症的了解比40年前多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关于癌症的知识可以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癌症是最复杂的疾病,需要很多时间来弄清,大众需要对癌症研究有耐心。( [* P: [$ d% @0 B' q' R
) T# ?2 X9 m/ I5 n) P9 g- i
生物谷(BIOONNEWS):什么促成了您走上癌症的研究之路?$ V! M1 e1 c, N* X: f
! O  T& q9 [, z* D: Q
胡国宏:因为我对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编程感兴趣,所以我想选择一个足够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可以用到这些领域的方法。而癌症正好是这样一个问题,同时也很重要。: Y" m; K2 @) I( E, {& h8 s

# H8 [8 b2 P3 i" {3 E生物谷(BIOONNEWS):作为一个成功的青年科学家,能分享一下您的成功经验么?
; D, W& F. u) L2 S! `5 ?+ V% |% K$ J) A6 D$ e3 V# E8 M( _  d
胡国宏:我觉得我现在还不算成功,但我可以分享一点经验。我建议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年轻科研人员多看点文献获得灵感,然后做实验验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大多数创新的实验都是从别人的工作借鉴想法,加以改进用到自己的实验系统。阅读是创新想法的来源,然后你需要努力去验证这些想法。: z2 I+ F/ Z2 u) c- p3 e2 B! ^( P
) F- E) o$ \& c7 s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3 
威望
1933  
包包
4926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金话筒 博览群书

藤椅
发表于 2011-5-23 23: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reeCell 于 2011-5-23 23:03 编辑 2 g% @$ B4 L* }. V( c8 g* r
  h8 E* t& X! d% D- N
嘻嘻,总分子生物学说事,这样思路再有十个40年也不可能阻断肿瘤转移...不仅无法改善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还会误人子弟呀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1  
包包
13  
板凳
发表于 2011-5-24 07:41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我相信国外可以i做到,但对国内没信心,大量的资金投入,整体医疗水平有待提高,个性化医疗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天方夜谭,不过还是相信前途总是好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45 
威望
345  
包包
731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1-5-24 09:13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现在的肿瘤生物学研究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摸到了肿瘤的一小部分,都认为自己才真正掌握了真理,找到了症结所在,其实是一叶障目,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几十年来,在NIH的引导下,生命科学集中于分子机制的研究,发表了海量的研究论文,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却非常有限,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包括肿瘤生物学、基础医学、新药研发都需要一个大的变革,现有的研究模式已经走入死胡同了。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sunsong7 + 10 + 10 我很赞同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5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458 
威望
1458  
包包
2616  

金话筒 优秀会员 热心会员 积极份子

地板
发表于 2011-5-24 09:1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yi 的帖子
6 ~5 y3 F& t: q! W8 h' a) M
) [$ ]: P' n; |感同身受,顶一个,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5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