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研究员休闲专区 Dai SQ 教授的《基金申请笔谈》-2 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0428|回复: 0
go

Dai SQ 教授的《基金申请笔谈》-2 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120 
威望
120  
包包
4255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0: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2)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y! c9 F7 D( X7 ~
& d3 ]" F. Y# @- V7 J' s- _/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遇到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选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选对项目的主攻方向,申请就成功了一半。& M6 ?1 R" D0 b  s8 H8 q1 O# K3 \
: N& y, P& p- P, [
我经常与青年朋友说,选定一个课题之前,先要反复思量,缜密行事,问自己如下十个问题,即“选题十问”:+ a0 h7 n8 x: q- ?% O. ?5 v
1.你选的基础研究课题对社会发展、学科进展有何裨益?
. G1 r6 r; K0 d5 x3 E1 E/ w" y; i2.该选题是否处于当今学科发展前沿领域?9 v, C( W2 R# H
3.该研究方向国内外有多少人在关注?著名课题组何在?6 @* W# B& ^7 @" I1 m% w
4.该方向每年发表论文、专著、专利总量约为多少?- G# }$ u+ y( x& j! }$ X6 c, d
5.该课题已有多少主要研究成果?/ N" k3 B3 Q2 d) i6 T
6.国内外的有关权威人士何在?有何成果?见解如何?
" U: s. q$ K( m0 s7.该课题有哪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研究热点何在?
/ ^+ d8 q7 @7 B& n/ `! a* O4 v8.你对该课题是否极感兴趣?' M' Z; ?  S! V  i
9.你是否有能力和潜质去完成所选课题?
' f. o0 {+ a/ o" k+ G6 ~+ ]6 Y6 d0 B( W+ D10.该课题能否在八至十年内成为你的主攻方向?
0 o, R& H3 _. f+ _现对上述问题逐个剖析如下:
8 D7 Y: B" V8 U% d第一个问题涉及项目选题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开发性应用研究一般不在资助之列。选题时应考虑所做的研究是否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本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是否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因此,必须了解国家的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是否能为之添砖加瓦。写申请书的立项依据时对此必须有明晰的说法。% S0 K# l/ ~; t5 U! z& z9 _# e/ a
第二个问题涉及选题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必须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在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该注意到,一个热点问题的“热度”大致能维持10~20年,一旦关键问题有了眉目,必定迅速“降温”,此时再要“跟进”就为时已晚了。例如,1960~1970年代的孤立子问题、混沌问题炙手可热,目前只剩下少数“难啃的骨头”,只有少数几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还在盯住不放,孜孜以求。已经热了十多年的纳米力学问题也已经开始降温了。
! k5 c7 @+ I; q2 X5 ?第三、第四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相关。一个课题的研究者总数和成果总量是该课题的关注度的量化指标。研究表明,这两个数字随时间的演化大致呈正态分布,通常有明显的峰值,我们应在曲线的上升期抓住这一课题,才有可能掘得“第一桶金”,申请基金的成功率也较高。可以采用EI之类的检索工具(如EI的 Engineering Village)获取这类演化信息,更应该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阅读近期文献,把握课题的“热度”,如果在会议或期刊上相关的论文(尤其是国外论文)已寥寥无几,说明该课题已脱离了大众的视线,千万别在千军万马过了万重山后再去“跟风”;青年博士喜欢拿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课题来申请基金,对此必须仔细分析,要确定导师四五年前给你的题目是否还是热点,若热度已退,则必须调整或更换课题。如果已经认定问题确实有前沿性和重要性,则需要进一步掌握有关研究者、课题组、主要成果的细节。: U* F" I. W  {
第五~七个问题是为了细化选题目标。在充分掌握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搞清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再从中选出自己的一两个主攻方向。抓住处于open状态的关键问题“做文章”,是申请成功的诀窍之一。$ E8 ^0 h) x' P: P! r
最后三个问题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北京人爱说,有钱难买“愿意”,对任何选题,只有喜欢它,热爱它,才有可能做好,如果你从内心讨厌某个课题,就千万不要去碰它,当然,“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若有别的合适“对象”,以避开此课题为宜;而且选题的大小和难度必须适当,申请者若有素质和能力在预期的有限时间内实现有限的目标,就可吞而食之,不然,“高中”了一时欢喜,小心日后交不了账!根据我的观察,一个具体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做上8~10年工作,所以,一旦选定课题,就应以此为自己科研的主要关注点,准备干它十年、八年,而后再考虑转换研究方向。长期固守一个研究方向决非上策,频繁更换科研方向则必将一事无成。
, X7 A" _( Y9 P$ u; Y' f$ d" f) q假如面临多种选择,你把上述问题思索清楚了,就可以从中做出最为正确的抉择。9 M2 m( L6 O! U; T
我在2009-02-02公布的博文“交通流研究和技术科学思想”里谈了自己选定交通流研究方向的心路历程,可供博友们参考。
/ ^2 `( Y, f1 _最后,再谈一个选题的“问题驱动”特征。据我了解,目前基金委特别强调研究课题的问题驱动,而非方法驱动。特别在力学类申请中,通常希望以解决某个科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纯粹方法研究的选题很难中标(当然,软件专项不在此列),如果你以“关于……的方法(或技术)”为项目名称来申请基金项目,一般十有九不准,这是我长期观察的结果。其它学科的情况不大了解,但在全世界科研采取“问题主义”方法论的情势下,看来是基金申请的一种发展趋势,唯一的例外似乎是数学类的申请。
# H, S' I0 P! A+ [* k- {/ U3 N. L
8 u. N' v7 E8 z建议高校里的朋友们从节后上班到寒假之前,集中精力把本文所说的事情做好,没有必要急吼吼地动笔写申请书:因为欲速则不达!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