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marrowstem
go

对“返老回童”研究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威望
321  
包包
527  

优秀会员 金话筒

21
发表于 2009-11-6 12:07 |只看该作者
1, Ian Wilmut的退出或许真的是由于无法将人的成体细胞转化为胚胎干细胞,但不能说克隆羊因此倒下。早期的确是很多人怀疑是来自干细胞,但克隆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在小鼠在大动物身上已是一项常规技术了。怀胎率已能高达50%,一生就是一大批(操作一周就能在其后得到几十头动物,这个不用怀疑)很难认为胎儿成纤维细胞中有那么多的干细胞。: K" s8 ^! J6 m# m" t
卵母细胞有能力将细胞重编程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受精后的胚胎都要经历一次重编程。2 A! E' `+ q# `0 ?  ?( U* ^) m4 s! ]9 n
2,老黄做假就不说了。! b' x( c) j5 l/ S3 @
3,iPS至少是一种去分化或转分化的细胞,其来源是否干细胞应该很快就有人证实. 证实这点并不难.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威望
321  
包包
527  

优秀会员 金话筒

22
发表于 2009-11-6 12:08 |只看该作者
赞同很多只是形成癌细胞的说法. 如果不具全能性,那这个细胞就可看做是癌细胞.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23
发表于 2009-11-6 19:19 |只看该作者
虽然科学是伟大的,但技术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对于iPS细胞起源的一点个人质疑,请允许我说我实在无意再作进一步的探讨乃至争论,只是希望有“水落石出”般的明确结果能早点出来,也许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半载。大家不妨等等看。到时再作讨论也不迟。

Rank: 1

积分
威望
1  
包包
122  
24
发表于 2010-1-21 17:56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第一次接触,感觉见解还是很独到的,不能一味的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25
发表于 2011-6-1 19:29 |只看该作者
这个结果果然不出所料,一年半载的就出来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26
发表于 2011-6-1 19:49 |只看该作者
      Yamanaka是学医出生的,后来做了外科医生,然后去美国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的,毕业后回国单干,在极为艰苦和简单的实验条件下做出了这个不得不说有“开创性”的突破性科学成就。其实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至少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富集干性细胞的方法。+ j" I3 k( X3 i& W
   但个人也认为,他下的这个iPS细胞的定义是有点武断的,在单细胞水平的证据没做出来之前,就认为是细胞被重编程了,不够严谨。他可能忘了皮肤组织中也是各种细胞有存在的,而这些可是组胚和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I6 b# M+ c* w+ E7 r9 h. e5 e" }    而至于为什么随后有这么多研究工作的跟进,这么多大牛的附和,其中的缘由就几句话说不清了。不知大家注意没有,Science杂志后来是从来不登这方面的研究性paper,从去年下半年开始Nature杂志也开始唱反调了,而Yamanaka也从此开始“装聋作哑”不出声了。如果他是个男人,现在是应该出来反击的时候了。
0 T) K4 ~" ]& Z5 `9 t% D) t: F. O/ s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27
发表于 2011-6-1 19:55 |只看该作者
科学绝对不是要证明事物的正确性,而是要证明他的错误性,那些通过观察和实验判定经受不住实践考验的事物,应该像昨日旧报纸般被人们所无情抛弃。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83 
威望
383  
包包
1005  

优秀会员

28
发表于 2011-6-8 20:55 |只看该作者
marrowstem 发表于 2009-8-29 14:00
  o" g. A( X% b& |2 I重编程领域倒下的三个国家级英雄
" ]+ }& {' v$ h( ?; T0 M近十几年来,干细胞研究成为生命医学研究领域最值得期待的目标,多莉羊( ...
& [. q* |4 |0 W" X5 b, U
作者的文章虽不乏武断,却观点鲜明。在下有一些地方不敢苟同:! `; {& P; H0 V# K
“我的解释是:被诱导出来的iPS细胞并不来源于已有所分化的成体细胞,而恰恰又是隐含在成体组织内本身存在的干细胞,所以真正的事实是:依据山中伸弥的研究操作程序,是成体组织内已有的干细胞被选择出来(包括扩增,干细胞增殖),而不是诱导出新的多潜能干细胞,所以山中伸弥如有自知自明,应抛弃iPS细胞这样一个称呼,以免误导事实的本意。*”
+ S. c' \+ z! i3 \  D! D如果是iPS产生过程仅仅是成体干细胞被选择出来,那么依你的意思,iPS和成体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应该在一个水平上了?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iPS明显多潜能性更广(4倍体胚胎互补实验的成功),而成体干细胞较差(如果iPS的产生仅是成体干细胞的扩增,那成体干细胞为啥没有这样的多潜能性?要真是那样,干嘛还搞什么ES,好好弄弄成体干细胞不就得了)。出泽真理的muse细胞也表明了不具备ES级别的多潜能性(不具备in vivo多潜能性)6 a# N  r$ v7 Z: f$ x
另外,作者批判yamanaka时只是选了一个假定的对象来打击,yamanaka并未有任何宣称,你批判的只是很多主流科学家对iPS的一种期待而已,是所谓移花接木之法,混淆视听;
# L" X% S% }9 \9 H5 d7 s9 ~4 @7 R+ l另外你的观点也很武断,8 w( B( w# w6 J" ?) n& n! j
“所以真正的事实是:依据山中伸弥的研究……”
! q; l6 T4 ]* Q3 U) p% p, r仅凭猜测,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你竟然敢说“真正的事实”是什么,真是无语了;
; Z# `6 j, L/ y; V: H- o另外,我个人感觉你的观点有些可笑,有哗众取宠的感觉, {8 |) q5 h, Q1 N9 t
如有不当,还请见谅;
  ^2 f) X5 E' X" \+ h$ e9 A, g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29
发表于 2011-6-8 21: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1-6-8 21:12 编辑
' |! g% d5 [* e' M  I4 O3 |. d' O5 y
      这篇文章是我两年前写成的,说实话两年来被人批驳的次数也不少了,而且也有人提出了各种观点来否定我的个人观点,但我面对这么多的不同观点,现在今晚还是想说:到目前为止,我对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或站得住脚的自信心是增加了、而不是较少。8 s$ V* T, l5 S& F$ H. o" L
     至于解释的缘由,我在这个论坛已重复多次过了,所以允许我不想再绕费口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30
发表于 2011-6-8 21:14 |只看该作者
问你个问题:产生iPS细胞的重编程过程可以在体内自发产生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4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