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ips专区 【讨论】再谈stem cells, side population 和 ABCG2.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5607|回复: 9
go

【讨论】再谈stem cells, side population 和 ABCG2.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0: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经版主xyzengh授权,转载其在丁香园发布一些文章,很有见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交换意见。(xyzengh版主最近有点忙,由我代工转贴)3 j! c1 b1 J1 l. g) @# z
9 d* |' T+ a3 p  r) J
以下正文:1 f# K8 R$ v  w$ f- S
8 l( O$ q: ?( t
近来鄙人一篇有关stem cells, side population 和 ABCG2的文章被Stem Cells给接受了,实验过程是意料之中一波三折,可投稿过程却是没想到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主编和review基本上没有提什么很苛刻的意见,投出去一个月不到就是“provisionally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pending satisfactory revisions that appear to be relatively minor”. 后面补上几个图片回过去,2周后就收到正式接收的消息,主编还亲自发了封信过来表示感谢和对我们工作的赞赏(个人认为人家只是礼貌和客气一下,不用太当真,呵呵)。现在上来跟战友们分享一下相关经验以及寻求可能的进一步探讨(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还请高手们多多指教)。0 i' G- ^* ~. V
1.不一定所有的Stem Cell都存在side population (比如人脐血干细胞),而表达ABCG2的不一定都是stem cell的side population (比如人滋养层细胞);同一物种的不同干细胞(比如人的ESC和HSC)和不同物种的同一类型干细胞(比如人和鼠的ESC和trophoblast stem cells)的SP可能都是不同的,ABCG2可能只是一些细胞的phenotype,它和Hoechst染色不一定适用用于所有Stem cells 的Side population的分选./ p0 Z% l4 Z! ?5 }9 W: F
2.对于不同干细胞(存在SP)的的SP分选,所需要的条件(比如Hoechst温育的时间和浓度)也是不一样的,用于分选造血干细胞的条件不一定能同样用于神经干细胞(打个比方);, B% U8 T5 }8 Y5 `& q6 b3 Y8 F
3.ABCG2除了大家所熟知bump的功能外,可能还参与像PI3K,MEK/ERK,甚至bFGF/TGFb等信号通路,但究竟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 N5 m1 B* G8 G0 _2 l4 @) i4. 好像有点跟专业无关,纯属个人从课题中的心得体会。当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与众不同的现象时,先别忙着激动,多问一个Why?多想一个So what?!当发现别人(特别是牛人)先报道了一个跟你完全不同的实验结果时,先别急着放弃,也多问一个Why?多想一个reason为自己的data 辩护,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肯定没有回报。与大牛斗争一次的机会不是每个人一生都会碰到的,碰到了怎么办?尊敬他,然后打倒他,呵呵!2 @" {  a. r) n+ {7 I6 |
祝XDJM们好运,在Stem Cells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路可走,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争取在沿途上多留下几个中国人的印记吧!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沙发
发表于 2009-8-29 10:37 |只看该作者
以下评论为转载) R3 v4 T  ]! B# c! @8 T. y* s
2 n4 E3 u/ s" a5 Q6 J# c9 k5 q: ?
楼主明鉴,hoechst标记方法并不一样,小鼠标记为90分钟,人,
1 C, r5 B" y/ F0 Y' m9 R! a╭︿︿︿╮
% `5 S% z  p7 i/ t# X0 ~{/ o o /} 6 v8 ]' s; K- D
( (oo) )
+ y3 p; e! e" t" k+ d︶ ︶︶,还有两个物种的细胞标记为2小时,可以找一下Goodell的hoechst染色protocol,但是SP作为干细胞富集方法鄙人认为还是不能轻易放弃。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藤椅
发表于 2009-8-29 10:37 |只看该作者
另外还有一个物种就是恒河猴,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09-8-29 10:38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白纸战友说的很对,不同细胞的标记方法并不一样(像有的细胞20min就足够了,所以Goodell的那个protocol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红宝书,呵呵!另外我个人认为在找到更多abcg2与干细胞直接关系的证据之前,所谓SP分选的金标准还是应该看分选后细胞干性的检测,而不是看它能不能表达abcg2或泵出Hoechst。某些干细胞不表达abdc2,不能泵出hoechst,不代表它就不存在SP, 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分选方法而已,不知道白纸战友及各位战友有何其他高见?呵呵!经典被经典传承,经典被经典推翻!SP最开始是在骨髓的造血干中发现的,可最近的一篇Cell Stem Cell却指出它却并不存在于脐血来源的造血干,Why?!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报纸
发表于 2009-8-29 10:38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大作两字鄙人实在愧不敢当,园里发CNS的战友都不在少数,何况区区Stem Cells。只是等正式发出来以后还请各位XDJM们多多指教,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地板
发表于 2009-8-29 10:38 |只看该作者
呵呵,白纸战友谦虚了,不过有时候先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现象,然后接下来去研究其可能的机制,的确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工作,科学讲究的是百家争鸣,真理也是在不断争论和探索中慢慢被证实的,干细胞这个领域也一样,虽然从整体而言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但在某些方面(比如近来报道的iPSC嵌合体小鼠的成功)我国科学家开始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不断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7
发表于 2009-8-29 10:38 |只看该作者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 ... /122540414/PDFSTART
  [. q$ Z1 ]  I, y; @4 J4 S3 k全文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8
发表于 2009-8-29 10:39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多谢园子里各位XDJM们的鼓励,园子里面卧虎藏龙,高手云集,我在其中也获益良多,收获颇丰。我发这个帖子的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些各自的经验和心得,为后来者提供些有用的信息,让大家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少些浮躁,少些虚荣,坚持自己的路,坚守自己的信念,在科研这条道路上终归会有所收获的。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9
发表于 2009-8-29 10:39 |只看该作者
欣赏楼主的工作,但是有个观点不同意“一个不知道机制的现象只是interest to know, but usually means nothing.”看你发现的是什么现象了。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0
发表于 2009-8-29 10:39 |只看该作者
那是那是,说得的确有道理。不过窃以为现象的发现和机制的解释还是属于不同水平的工作的,呵呵。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现象的发现如果可以发在Stem Cells上的话,那么机制的解释说不定能够上Cell Stem Cell甚至Cell,哈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6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