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英国医学专家提醒对干细胞研究不要期望过高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8004|回复: 0
go

英国医学专家提醒对干细胞研究不要期望过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日期: 2005-09-06 今日/总浏览: 1/535
* L5 c; f% D3 ^6 b# u) @8 r
. C, ^# k: O4 r  W% C4 q
3 L+ Y" r: f. i1 @2 G2 e, }. ~& J/ w4 m

. ~# b% ?$ G6 k- t: z英国著名生殖学专家温斯顿爵士近日表示,那种希望干细胞疗法能在未来10年内彻底改变医学技术面貌的想法还“为时过早”,他反对生物科研领域中的大肆炒作风气。
* U, W6 \! M& T" M! ?: ]7 H3 \3 K4 ?  据《每日邮报》9月5日报道,温斯顿认为,目前对于胚胎干细胞所做的研究是值得的,通过此举人们有可能在细胞生物学和癌症方面取得新进展。也许将来人们能够通过对干细胞的研究在诸如帕金森氏综合症和糖尿病这样的疾病上找到激动人心的治疗方法,但现在就谈论这些未免为时过早。他对某些科研机构故意夸大干细胞疗法所具备的潜力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并着重指出了在这方面仍然有待克服的主要障碍。
: y& R  X: A. R- o; O' A3 d  所谓干细胞是指那些在将来可以依照基因的“指令”去完成身体各种不同功能的尚待成熟的细胞。从刚刚开始发育的人类胚胎中提取的干细胞有望被培养成包括骨骼与大脑在内的各种人体组织。
; I& v! j8 ]: h  报道说,本年度英国科学进步协会组织的科学节即将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科学家们将在会上研讨关于培育干细胞的多种方法并展示自己所从事研究的最新进展。在科学节开幕前夕,温斯顿表示:“我想我们应当对科学持一种远比现在更为谦恭的态度。在很多科研活动中我们都习惯于大肆炒作,发生在生物学领域的最新事件便是对胚胎干细胞技术的过分吹嘘。”( R: N  }' x) [* z3 Z2 ^4 Y
% O7 Z. F' K7 k9 c% L& Y1 G& }
英国生殖医学权威罗伯特·温斯顿日前表示,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已经被科学家们“过分夸大了”,制造出一种“繁荣的假象”。此言一出,轰动科学界乃至政界,英国《泰晤士报》《独立报》等纷纷予以报道。' W% V/ n- C  T- _: l% O; T5 j3 a
; W9 p  k8 @" v
权威猛批干细胞“浮夸风”
) _$ q4 L; B2 Z6 G. i8 r( C2 H温斯顿是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英国科学促进会(BA)本年度科学节上发表这番言论的。他指出,胚胎干细胞可能存在的好处以及能以多快的速度帮助患者战胜疾病,这两方面现在都“言过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劝说政客和公众抛弃疑义,支持这个自始至终颇具争议的医学研究领域”。* }+ _- }1 b/ @( m5 @# A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人工授精技术权威、曾担任上议院科学技术选择委员会主席、现任BA主席,这些头衔使得温斯顿勋爵的批评性言论重量不轻。3 _: W+ I# F0 a5 Y$ a! I! U4 p' C
他说:“进行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科学试验非常重要,而且最终会取得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内的突破性进展,我们应该研究胚胎干细胞,对这一点我从未产生过怀疑。不过对于目前出现的关于胚胎干细胞的种种关注,我本人倒是越来越怀疑了。现在科学家们不顾一切地试图获得完全正当的法律依据(来自由从事胚胎干细胞研究),我担心,有些政客可能会受到误导由此笃信,只需要几年时间,我们就能‘调动’这些干细胞来治疗类似阿尔茨海默氏症这样的疾病,那么这将来会成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3 v% @  P5 M& w) P$ e. S
“由于政治原因,干细胞治疗的前景被夸大了”,他直言,近些年内干细胞不太可能有太大用途。“但科学家们的大话将来一旦落空,人们的失望情绪高涨,必将会遭遇社会激烈的对抗性反应,尤其生命保护团体,他们会抓住机会猛烈抨击”。8 K) o; q! k2 [% k' j
温斯顿称,他迫切希望科学家们不要“过分强调”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当描述科学突破时,应该使用更加中性的语言。“我们真的是倾向于炒热科学的某些领域”。! N4 `! ~8 D" e, e

7 U; A$ L& B- `" O% K* T! s, @+ J6 S反对派:给患者以幻想空间9 l9 P: U! u: N
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斯蒂芬·明格教授(曾培育出英国首个胚胎干细胞系)却回应说,这个领域确实存在夸大宣传,但承担责任的不应该是科学家们,“我们没有人声称干细胞疗法明天立即就能应用到医疗中”。所以,我认为,“一切都是由大肆宣传造成的”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9 h5 C5 @# O' M- c明格指出,比如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阿尔茨海默氏症其实并非应用干细胞疗法的“有前景的候选者”,但科学家并没有宣布干细胞疗法定能攻克这种顽疾,都是美国那些受到南希(已故总统里根的夫人)鼓动的政客才极力支持。' F* z- b9 M  L% c) [
“这的确只是一个新生的研究领域,我想公众是理解这一点的,温斯顿反应过度了。每个星期,我平均都会接到十个电话,他们都是已经绝望的病患,而我想对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夸大干细胞疗法的前景,哪怕让这些人怀抱一种虚假的幻想”。1 j0 }% G, S" J3 F

$ H$ |6 f. ~& G5 J5 b0 [9 j/ I国内专家:科学家只需踏实做研究, b5 f( ?1 |1 B& v! z
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就这一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干细胞研究确实是大有前途,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科学家们说干细胞疗法“有望”治疗某种疾病,这并没有夸大,没有希望的事情谁都不会去做。干细胞被誉为“万能细胞”,具有分化成人类各种组织细胞的潜力,正是因此人们才对它寄予厚望。; n9 A; C/ O. m7 p; R
他本人十分赞同明格教授的说法,如果真有言过其实的话,承担责任的也不应该是科学家们,科学家的任务是严谨、认真地做研究。而媒体在报道时选择一些“鼓舞患者心”的词语、医生面对病患时尽量给他们以希望,这些也都没有绝对的对或错,除非有人抱着其他目的大肆渲染,那另当别论。; @! z/ _5 e, o8 @- `6 t6 N) M
李凌松说,目前,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干细胞研究都有一套严格的准入制度来协调管理,这样一方面杜绝了不规范的干细胞临床滥用现象,另一方面也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了干细胞研究,因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J5 Q0 p1 `* }而我国在这方面显然还没有经验,地方上的医院等技术不成熟却盲目上马研究干细胞,正规的研究机构却因为种种原因进展迟缓。中国应尽快在这方面设立自己的相关准入制度,应该本着促进、协调的原则来推动干细胞研究。
, [# k5 Q9 {* A5 t( q: L6 @" ~* Y8 e/ {" k) C- y1 h
链接:干细胞的功用$ h- i! Y9 j# R
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托马斯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97年首次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反堕胎主义者当时极力反对医学领域应用这种细胞,因为提取胚胎干细胞就意味着要破坏人类胚胎。
  w% M% X" o) E胚胎干细胞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室模型,来研究细胞生物学以及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疾病的演变模式。另外一个潜在的应用是治疗性克隆,这需要利用患者本身来克隆一个胚胎,然后提取胚胎干细胞进行治疗。# f0 S" h, |1 `( N& y  s

4 H6 E2 H2 O$ J
1 Q. n+ {* x- H/ b. O1 e9 _8 y( S( Q1 \8 }6 x# @

  ^/ ^5 o! A. ~, y1 D8 i
1 i0 |8 j- T' G- Q; w作者:   ^4 U. b% z% _7 K0 o
来源: 国际在线
6 z% x# D, k. |/ q# k# @发布者: 刘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4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