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0020|回复: 12
go

[讨论] 细胞爬片过程中的问题汇总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5: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大家在做试验过程中都遇到相似的细胞爬片问题,这是我简单的经验,也是以前在网上的摘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 J: w/ H# n2 y* `% ~0 r' H) ?0 r, C* k
第一,盖玻片需要过酸,并且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两张或者以上的玻片很容易因为虹吸作用粘到一起,很容易冲不干净,很容易把两张完全重叠在一起的玻片当成一张,一定要看清楚,晾干片子最好是在消毒饭盒中进行,饭盒底面放上纱布,将玻片斜靠在饭盒侧壁,玻片正面不要接触纱布,否则会粘上毛毛的。然后高压蒸汽灭菌,烤箱中烤干。
) h# S% [0 j+ i+ `$ o* I! d5 o" z/ C
第二,爬片前最好用多聚赖氨酸或者层粘蛋白或者胶原溶液处理玻片,未处理过的细胞不容易贴壁,细胞系还好,原代细胞很少能贴得牢。这一步至关重要,否则在后面用PBS洗片时很容易将细胞洗掉。用这些促进细胞贴壁的溶液处理玻片后,放到培养皿之前需要用培养基冲洗一到三遍!层粘蛋白和胶原还好,多聚赖氨酸有几次我没冲结果细胞全部不贴壁。8 S2 u9 ?  l2 ^- {( I
( F0 Y, j8 }8 K
第三,传代消化下来的细胞一定不要过多稀释,将浓一点的细胞悬液吹打混匀后滴在玻片上,几个小时后再追加培养基。
( k3 |" V- w8 p' l+ h' i; _9 c- s- [; K% @6 J# u
第四,玻片在培养皿中容易漂起,如果事先在皿中铺上液体很可能会不容易揭下来,或者揭下来时出印子在镜下很难看。漂起的玻片很容易两面都培养出细胞的,这时背面的细胞必须去除,挺难操作的,用PBS冲洗可能会伤到正面的细胞,用小镊子夹玻片很容易夹碎,也很容易脱落,小心点好。" @) _3 R- ^6 C5 L; l

/ n8 x% V" d' B7 U% f& r4 r6 _第五,将玻片拿出后一定要记好哪边是正面,最好做玻片时将玻片切成长方形的。目前市场售的多为18mm x 18mm的盖玻片,或者24mmx24mm的盖玻片,正方形,很难分辨反正面,在某个角上打个缺口,对正方形是不中用的。可以用小砂轮切一下改成长方形,至于在某个角上用砂轮做个标记,理论上很简单,实际操作有难度。
8 K+ n6 m) @# x/ N) ^! u
- f: l/ I5 u& c6 ~! z; ?. j第六,上面步骤都没问题后,玻片就需要进一步处理了,这里有几个细节,分述如下:
/ I% r$ s' V# m+ t! F% I9 @% _6 g$ U2 w" q1 l5 M9 x  ^
1.PBS对玻片是冲洗还是浸泡,我个人认为浸泡好,我吃过冲洗的亏,每一步后都要冲洗2-3次,有时还没等试验做完,大部分细胞已经被冲掉了,呵呵!我当时欲哭无泪啊!
$ T4 Z- m: Y. y: `* C. b, ^% T
) ]! e' l2 t6 j3 e' ?! m2.4%的多聚甲醛或者别的固定液的温度是多少,有人认为4%26deg;C的好,有人认为37%26deg;C的好,我个人感觉,娇贵的原代细胞先在常温下固定较好,然后放到4%26deg;C冰箱中。我发现直接用4%26deg;C的溶液会造成细胞冷休克,从片上脱落。
0 I" f& \& p, |% n6 q. D; l
( `1 G0 T8 m" ?6 L' U$ p' B* d2 w6 [3.用中性树胶粘盖玻片与载玻片时,尽量少滴树胶,一点点就够了,而且至少半个小时以上才能粘牢,防止在水中脱落。否则盖玻片就会移动,背面会出现树胶的印子,镜下很难看,而且擦不掉的。
! s7 X1 t( s; F! K" a" v: w$ h; i) D6 ?
. N8 O! D" a* |* v4.固定好的片子放到冰箱中保存,我倒没怎么试过,我基本上做好的就直接做免疫组化。9 ?* S3 {  q1 \: L
& I. M4 U5 ~/ c' M$ y8 {! m
丁香园网友CancerInsighter补充:' {! O5 }! ^+ p  B, `" w( j

! g2 R6 i  W( W2 j* F首先,关于消毒的问题,如果细胞在玻片上的时间不到24小时,个人认为玻片泡酸、清洗就行了,不需要消毒。如果需要细胞在玻片上生长较长一段时间,则泡酸清洗后必须消毒。消毒时我喜欢把玻片放在盛有75%酒精的小烧杯里面,用的时候用镊子小心夹出玻片,在酒精灯上过一下(1秒左右,时间长了玻片会碎裂),玻片上的酒精会被点燃,待酒精烤干就可以用了。效果还是不错的,这种方法我用了半年,只污染过一次(还不一定是玻片的问题),而且每次细胞在玻片上培养的时间一般在7天以上。
, Z. i! s2 q; N
' q/ Q. x1 D! ]) \; }滴加细胞悬液的时候,事先细胞一定要混匀。如果细胞比较多,可以直接往培养皿或孔板内滴加细胞悬液,覆盖玻片,轻柔混匀,注意呈%26ldquo;十%26rdquo;字形摇晃。如果细胞数量少,需要把细胞都滴加在玻片上,则要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再往中央滴,这样有利于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片上。滴的时候速度要慢,让液体依靠表面张力呈薄层覆盖玻片,要防止细胞悬液溢出玻片。这样一般2-4小时后细胞就贴壁了,这时候再补足的培养基,覆盖波片。7 H4 s2 d% Q$ r1 `+ u
2 _! G( B% f: @. f
玻片的正反面。这个没注意有可能前功尽弃。关键是取、放玻片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搞反了。采用其他的方法可能更麻烦,不如自己小心点。另外取玻片的时候,由于玻片比较薄,可以用1毫升的胰岛素注射针自制一个钩子,把针头折弯就可以了,这样取玻片的时候比较方便。 3 H1 t) A$ v/ o, ^+ C* |
; `$ U8 t7 }5 X$ }9 A
染色滴加抗体时,为了节省抗体,可以先把抗体滴加在干净的载波片上,然后玻片的细胞面朝向抗体倒扣,同时注意防止气泡 和玻片的正反。一般24毫米的玻片只需要30-50微升抗体。当然如果操作不熟练,抗体又足够,那就直接在玻片的细胞面上加抗体吧 。
3 V& n0 L) a$ E' ?' x
) H: e" H) V% v' D1 s玻片上细胞的漂洗。我从来不冲洗,只用PBS浸泡,泡了就倒掉,半分钟都不到,时间的长短个人感觉影响不大,能把残留的抗体洗掉就行了。8 N# W3 p3 A( b- n2 p: q

# l% R( w/ q& u& f6 @细胞爬片固定好以后,如果要保存,我们的做法是倒掉固定液,PBS漂洗后干片保存在4度,最长半年没问题。当然可能不同抗原的保存效果不一样。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2  
沙发
发表于 2009-6-9 09:04 |只看该作者
好,顶!!!!

Rank: 4

积分
2199 
威望
2199  
包包
5384  

优秀会员 金话筒

藤椅
发表于 2009-6-10 08:26 |只看该作者
不错!~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威望
207  
包包
815  

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0-1-7 16:15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威望
364  
包包
1935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0-1-17 09:48 |只看该作者
总结挺好的,用过在酒精灯上烤,效果很好- [* I% q- w7 F, {
首先,关于消毒的问题,如果细胞在玻片上的时间不到24小时,个人认为玻片泡酸、清洗就行了,不需要消毒。如果需要细胞在玻片上生长较长一段时间,则泡酸清洗后必须消毒。消毒时我喜欢把玻片放在盛有75%酒精的小烧杯里面,用的时候用镊子小心夹出玻片,在酒精灯上过一下(1秒左右,时间长了玻片会碎裂),玻片上的酒精会被点燃,待酒精烤干就可以用了。效果还是不错的,这种方法我用了半年,只污染过一次(还不一定是玻片的问题),而且每次细胞在玻片上培养的时间一般在7天以上。7 h-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0  
地板
发表于 2010-1-22 10:02 |只看该作者
不错!

Rank: 3Rank: 3

积分
460 
威望
460  
包包
1467  

帅哥研究员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0-2-3 22:28 |只看该作者
xiexieliao

Rank: 2

积分
92 
威望
92  
包包
24  
8
发表于 2010-2-10 19:44 |只看该作者
. Y" \0 ~: p; a# l1 [( F' l
谢谢

Rank: 1

积分
41 
威望
41  
包包
539  
9
发表于 2010-3-2 19:43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好帖,讲的很详细,太感谢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6 
威望
1666  
包包
3445  

金话筒 优秀版主 帅哥研究员 博览群书

10
发表于 2010-3-5 23:51 |只看该作者
不错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