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我国将会成为国际胚胎干细胞的供应地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8481|回复: 0
go

我国将会成为国际胚胎干细胞的供应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9: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日期: 2005-02-21 今日/总浏览: 2/1326! ]4 h3 ]$ |& a  F+ {

! p1 ?/ k% x: Z4 \" c8 x
" t. A% E: S$ i* ^8 M8 m, k) b  D: g; |: ]+ V  _

& E7 C: B  l) W3 n  18日晚间,中国对“反对一切形式的克隆人”的联合国宣言投了反对票。中国代表苏伟表示,“中国代表团之所以对宣言投反对票,是因为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提到的禁止可能会被误解为也涵盖治疗性克隆研究,这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那么,中国对于此项宣言投反对票是出于什么考虑?此项宣言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Y+ C0 i$ _9 y* r

6 d/ i+ {: _0 [9 o* f  “治疗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问题”3 ?$ u( i9 x5 m4 E; \* n- J% ]
  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翟晓梅,她表示,“中国这张反对票在情理之中。目前,世界各国的分歧主要在于是否区分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中国、英国等国家认为,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复制人不同,其是为了利用胚胎干细胞的独特功能为患者寻找可能的医学治疗方法。”
" }: \6 y* H) o/ E  翟晓梅介绍,“目的性是伦理学判断的重要指标。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正是从目的角度进行区分。英国首席医学官唐纳森曾表示,治疗性克隆拥有巨大的医学潜力,如果加以适当控制与监督,就不存在根本性的伦理问题,应当予以支持。与拯救千万患者的生命相比,克隆技术带来的风险无疑应排在后面。”$ O$ G( Y' O% }& G4 I

* c. e  F1 ^, G! A3 X  禁止克隆人并不等于禁止克隆技术# ^; y( n$ q9 Q- d$ L; r& V
  有专家指出,从技术角度看,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这也是一些国家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的原因之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生命伦理专家邱仁宗表示,“禁止克隆人并不意味着禁止克隆技术。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各国都应加强克隆技术的规范和管理。”1 \4 C2 Z$ g+ \9 ]# R: g; n
  翟晓梅对于美国投赞成票,她表示,“美国虽然不允许联邦政府的资金资助这类研究,但是,法令却并不禁止私人资助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 r2 S% @3 A# q. ?, J

( w  o* P% A+ `* G( }2 w: j  我国将成为胚胎干细胞供应地
0 o$ L$ m, I! J5 ^3 j- s  由于克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中国将可能成为国际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基地之一。邱仁宗表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将目光转向中国,他们通过一些渠道表示希望能和中国科学家合作,共同进行治疗性克隆技术的研究。”
6 A$ l, t9 ?8 _0 C9 O  而另一种可能是,中国将成为一些国家的胚胎干细胞供应地。例如同样在这次宣言中投赞成票的德国,虽然禁止科学家进行任何形式的克隆,但对来源于德国以外国家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没有禁止。这些国家的科学家倾向于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得到部分胚胎干细胞的资源。# R+ ?" ^3 [, k( E

+ I4 r! l) [% z  我国现有多家临床研究实验室
4 ]5 o4 |7 u9 C! ?! W% Y$ z: P  据介绍,我国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进展迅速。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胚胎工程专家窦忠英教授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已第六次从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分化诱导得到心脏跳动样细胞团。此外,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北医基因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的北京科宇联合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都已建立起了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的干细胞研究实验室。
. S* I7 n. k+ b0 J! ]4 P5 z3 ^3 W6 |2 ]" p, X
中国将成治疗性克隆国际研究基地(羊城晚报)
! S4 e9 M, O2 k1 ]) y  我国为何投反对票?专家认为,与拯救千万病患生命相比,克隆风险应居后
( H4 K) B" U* K  中国对“反对一切形式的克隆人”的联合国宣言投了反对票。中国对于此项宣言投反对票是出于什么考虑?此项宣言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r* |& m7 @& T: P

; T: F6 l# O6 r, i5 Y  适当控制可避免伦理问题
; Z% U2 Y/ I9 h2 b& f1 ~$ [  据《新京报》今天报道,曾于2002年在媒体撰文主张“谨慎支持克隆人研究”的何祚庥认为,“‘治疗性克隆’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类胚胎与病人利益的冲突问题,首先必须确定‘人’的定义问题。”何祚庥认为:一个单个的受精卵没有感觉功能,也没有神经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为了保护一个不是“人”的人权,而不顾千千万万通过治疗性克隆可以治愈的患者的权利,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的。1 z! j/ B9 U6 Q7 u9 B
  另据《竞报》今天报道,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翟晓梅表示:“中国这张反对票在情理之中。目前,世界各国的分歧主要在于是否区分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中国、英国等国家认为,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复制人不同,其是为了利用胚胎干细胞的独特功能为患者寻找可能的医学治疗方法。”& g/ _7 S$ @( u( P1 ^" q
  翟晓梅介绍:“目的性是伦理学判断的重要指标。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正是从目的角度进行区分。英国首席医学官唐纳森曾表示,治疗性克隆拥有巨大的医学潜力,如果加以适当控制与监督,就不存在根本性的伦理问题。与拯救千万患者的生命相比,克隆技术带来的风险无疑应排在后面。”! }! e% U! U1 q) Z! n

! @/ ~5 X1 F, n5 ?7 E  S  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 U. a+ G( X, N* B/ R; ^( L
  有专家指出,从技术角度看,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这也是一些国家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的原因之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生命伦理专家邱仁宗表示,“禁止克隆人并不意味着禁止克隆技术。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各国都应加强克隆技术的规范和管理。”
) A0 u5 @3 p9 g& u# m" a' X  对于美国投赞成票,翟晓梅表示:“美国虽然不允许联邦政府的资金资助这类研究,但是,法令却并不禁止私人资助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 z9 O. [/ `, x0 h0 D! k
  由于克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中国将可能成为国际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基地之一。据介绍,我国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进展迅速,中国可能成为一些国家的胚胎干细胞供应地。例如同样在这次宣言中投赞成票的德国,虽然禁止科学家进行任何形式的克隆,但对来源于德国以外国家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没有禁止。' Y% M6 L( F/ V4 S. n
" p2 A+ d7 t: F" `( N3 w

/ z2 n$ ^' x) b1 R0 u2 x  X, D. p/ E9 Q  S' O

+ ?2 }! m7 o. i6 h+ q" q% I  j, B; Z& J2 J+ R
作者: 5 V  Z& }: C1 r' A/ A0 w
来源: 东方早报等# H0 I6 b: a& X
发布者: 亦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