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ips专区 《Nature》今天发表山中伸弥文章:找到可以让ips细胞大量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临床干细胞
go

《Nature》今天发表山中伸弥文章:找到可以让ips细胞大量生产的“魔法基因”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威望
628  
包包
277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11
发表于 2011-6-9 22:33 |只看该作者
tpwang 发表于 2011-6-9 22:28
( d+ A8 ~7 R+ C! I7 q6 J# f回复 临床干细胞 的帖子+ Q6 @. ~0 L) P5 U# v$ z! V
0 W5 {( s, Q- M1 R2 O
其实山中的文章倒是没有太强调效率的提高,这个Gli1的引入,按照山中文章的说法, ...

$ C- s- l* ]  O( u: V干细胞论坛真是有高人啊,佩服佩服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威望
628  
包包
277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12
发表于 2011-6-9 22:40 |只看该作者
sunsong7老师不在吗?不知这个Gli1是否和你的niche编程及促进归巢能搭上联系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13
发表于 2011-6-9 23:17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为什么不能发在Nature上?iPS遭受一些挫折你们就开始跟着唱反调了??没有信仰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6 
威望
366  
包包
951  

优秀会员

14
发表于 2011-6-10 00:00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按照物理学的第二热力学定律:S(墒值)越大,混乱度越大,山中的思维明显不一致?因为什么呢?作为一个顶级的科学家(目前这样认为)。不可能不知道这点。现在知识储备有限,还不明白其中的内涵。切盼牛人指点啊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5
发表于 2011-6-10 08:26 |只看该作者
生物通报道:来自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CiRA)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能诱导体细胞重新编程,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转录因子:Glis1,这一因子能替代c-Myc,解决iPS细胞致癌性的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D3 m9 u. g7 q8 ~" k  S
( `+ F6 U8 ]$ b  D) Y8 H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iPS创建人之一,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2007年11月他与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组同时宣布成功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这种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障碍,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1 s5 P' P/ y; |0 O5 Y; b, v

8 n# s+ O7 E& H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Ps)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它可以分化成体内所有的细胞,进而形成身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因此,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器官再生、修复和疾病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但是过去认为多能干细胞只能从人胚胎中获得。2007年,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发现,应用人和鼠的正常皮肤细胞,导入KLF4、OCT4、SOX2和C-MYC四种基因,即可由正常体细胞转化成多能干细胞。这种基因诱导而产生的多能干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除了皮肤细胞,其他体细胞也可以产生iPs。8 I. z4 w& C$ \+ {

5 L" E1 w4 j8 a可以说多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将会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医学生物学成就之一。然而,iPS从研究理论走向临床应用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现阶段,iPS临床应用所遭遇的瓶颈是:1.诱导转化成iPS的效率过低。2. C-MYC 和KLF4两基因具有致癌性。iPS所面临的这两个问题是制约iPS临床应用的最大问题。, c/ u$ w) I' q

  Q" {: k+ W. N8 Q- R; B& B4 ~3 m$ P目前陆续获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降低细胞癌变的风险,并提高细胞培养的效率。比如之前山中伸弥研究组就曾以L-Myc基因代替c-Myc基因,部分解决了iPS细胞发育成癌细胞的问题。
! `' k6 ?  S' x* k* ~
  o5 n, z  A9 P, Z  u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重要的诱导转录因子:Gli样转录因子Glis1(Glis family zinc finger 1),这种转录因子能显著提高小鼠和人类成纤维细胞诱导转化成iPS细胞效率。Glis1富集于未受精卵母细胞和胚胎的单细胞阶段,DNA芯片实验表明Glis1能促进多个重新编程早期步骤。这些结果表明Glis1能有效的提升体细胞直接重新编程过程。) q' j% M7 C- X& J& T+ l

5 {; w* j* V9 {5 x2 ]6 U3 w在前两个月,山中伸弥研究组还发表了一篇文章——利用了p53抑制因子,结合非转化L-Myc基因,获得了带有非整合型质粒载体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这项研究未来也许可以用于自体(autologous)和同种(allologous)干细胞治疗。
, f2 ]9 W/ B: U3 x2 x' n9 ?0 E) c# r0 K$ s" ?$ }) i5 W6 U
(生物通:万纹)
7 U% U+ Q5 ?2 a8 v- v+ Y$ Z) v# {' D- s5 `( v) O
原文摘要:
& p1 p# Y3 Z  K9 }7 E
) g8 Y$ Z& c+ W& ]+ t$ j5 g7 ?  jDirect reprogramming of somatic cells is promoted by maternal transcription factor Glis1
( f* e% w9 I- I- `; V
3 e+ E1 D0 d5 i(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are generated from somatic cells by the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three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llectively called OSK: Oct3/4 (also called Pou5f1), Sox2 and Klf41. However, the conversion to iPSCs is inefficient. The proto-oncogene Myc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iPSC generation by OSK but it also increases the tumorigenicity of the resulting iPSCs2. Here we show that the Gli-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Glis1 (Glis family zinc finger 1) markedly enhances the generation of iPSCs from both mouse and human fibroblasts when it is expressed together with OSK. Mouse iPSCs generated using this combin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can form germline-competent chimaeras. Glis1 is enriched in unfertilized oocytes and in embryos at the one-cell stage. DNA microarray analyses show that Glis1 promotes multiple pro-reprogramming pathways, including Myc, Nanog, Lin28, Wnt, Essrb and the 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These results therefore show that Glis1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somatic cells during iPSC generation.  I# X' C  J6 V5 D7 ?5 M, m( u
6 Y! d+ W8 Q  D8 D& D0 ]( z3 ^
作者简介:" S6 I; J% b4 y3 m
7 S, j7 N) o8 i* A1 o$ n- E+ T
山中伸弥! e! J1 w3 T! _' ~
1987年 3月:神户大学医学院毕业
; J7 E5 v+ B  g& h2 K" Y7 d+ b1987年7月:国立大阪病院临床研修医 / q9 S# r' ]3 h6 W4 b$ i
1993年 3月:大阪市立大学医学研究科博士毕业
7 O& a9 M; J4 m; p! B( C. \. ^1993年4月:格拉斯通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博士研究员
. ^: p. e5 m- a0 j% \/ F& t  n1996年 1月: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5 \$ |$ `3 Z! t5 W
1996年10月: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助手(药理学教室) ' W3 d- a. V/ s& C$ f( N- \
1999年12月: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遗传因子教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 \: E0 i1 ?' d- ]  s2003年 9月:升任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遗传因子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3 t5 K2 q. V6 y, B2004年10月: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Frontier Medical Sciences)教授(再生诱导研究分野) 6 @9 D% Q* h/ h8 \) u1 A) G  L
2008年 1月: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
) k6 v! c, \( i8 J2 Y% U3 P% I' z% x
* l5 ~2 K# C$ n* R9 J) e1 }(http://www.ebiotrade.com/)
) q+ f& f) U, `7 p4 D( n, ^; V7 V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6
发表于 2011-6-10 08:27 |只看该作者
原文
) S% W; G8 s6 Z% }* m' q- q( T* C& F% d- C' [1 N) M
山中伸弥最新Cell Stem Cell文章
  r- Q8 M8 {( m% P* `) ]8 Hhttp://www.stemcell8.cn/thread-41217-1-1.html
+ D. O( e" O$ C* [( Q& H

Rank: 4

积分
2917 
威望
2917  
包包
6530  

优秀会员 金话筒

17
发表于 2011-6-10 09:18 |只看该作者
Glis1?在干细胞中的表达状况怎样呢?那之前为什么没发现其作用?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53  
18
发表于 2011-6-10 16:37 |只看该作者
山中,早听说了!虽然我不做干细胞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9
发表于 2011-6-10 18:28 |只看该作者
临床干细胞 发表于 2011-6-9 22:40 / V4 O/ h8 N: C( h6 q
sunsong7老师不在吗?不知这个Gli1是否和你的niche编程及促进归巢能搭上联系
  R( n- C7 [% }6 k) q
呵呵,有点儿意思,山中伸弥也开始玩儿niche reprogramming!
4 \7 i( F% H( r" ~4 j/ X  J
  ~% b# l/ C3 N: j) D查了一下GLIS1的身世,这个转录因子属于锌指结构蛋白,这类蛋白因子往往含有几个相同的指结构, 每一个指结构具有以下的保守序列: Cys-X2-4-Cys-Phe-X5-Leu-X2-His-X3-His。这段保守序列中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和两个组氨酸残基与锌离子形成配位键, 形成环, 因此称为锌指, 上述具有Cys和His的指结构称为Cys2/His2指。每个指结构有23个氨基酸残基, 指结构之间的距离为7~8个氨基酸残基。锌指蛋白最初在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发现,已知广泛分布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人类基因组中可能有将近1%的序列编码的是含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锌指结构蛋白大多都是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的功能蛋白。
! Q5 O+ Q  g4 y7 m6 y& A- r: d
GLIS1 含有789个氨基酸残基,可以与DNA公共序列5'-GACCACCCAC-3' 结合,既是转录活化因子也是抑制因子,参与细胞增生、上皮炎症、牛皮癣、出生缺陷、肿瘤等,其mRNA表达可被PMA或γ干扰素所诱导(老狼提示:干扰素可以唤醒沉睡的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还被认为可能在胚胎发育特殊阶段基因表达控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y1 I5 @; l. _, K  t% \7 k

# K" s$ \& \2 o7 d3 I5 P, S; lGLIS1 或许对揭示胚性微环境重编程(embryonic microenvironment reprogramming)机制有帮助;
% Q8 Q8 X* P# c' w$ b
4 g# a. [0 \0 y【参考文献】: ~# H2 f6 E2 p" p
Regulatory role for Krüppel-like Zinc-finger Protein Gli-similar 1 (Glis1) in PMA-treated and psoriatic epidermis( [) I0 V3 M0 k, E: [$ o
Gen Nakanishi,¶ Yong-Sik Kim, Takeshi Nakajima, and Anton M. Jetten*
2 \: k" e* u- a+ Y1 A* hJ Invest Dermatol. 2006 January; 126(1): 49–60.
$ Z! O1 B- E5 n- }7 d( sdoi: 10.1038/sj.jid.5700018.! K9 r  S1 r# _& n- u! _
- ]$ x& Q' R, p' g* ?5 z2 O
Identification of Glis1, a novel Gli-related, Kruppel-like zinc finger protein containing transactivation and repressor functions.  r+ K% ^" H+ ^! |5 H
Kim YS, Lewandoski M, Perantoni AO, Kurebayashi S, Nakanishi G, Jetten AM.  W; ~0 r5 w$ X2 p% R
SourceCell Biology Section, Division of Intramural Research, NIEH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Triangle Park, NC 27709, USA.' F! p6 M* ]9 j
J Biol Chem. 2002 Aug 23;277(34):30901-13. Epub 2002 May 31.
8 X  [! m5 V' Q1 x, G0 \6 y* n6 w/ o% ~. o% y! I  U
& m" q! q2 [2 E2 B$ t

, G0 K" E" h+ `! _
0 g% ^  O3 a- `! Y5 Z
6 m6 l0 k+ @) C2 T7 g" t' x7 e0 h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临床干细胞 + 2 + 5

总评分: 威望 + 22  包包 + 3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威望
628  
包包
277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20
发表于 2011-6-10 21:25 |只看该作者
sunsong7 发表于 2011-6-10 18:28
/ b8 @8 s5 N) x" _呵呵,有点儿意思,山中伸弥也开始玩儿niche reprogramming!) S8 ?# L4 @2 V% w) q+ u5 X

! ~- O& l$ y, i) Y: y) z( \( o查了一下GLIS1的身世,这个转录因子属于 ...

9 n. {" H  E4 s; Q1 m0 O* j老狼出手,必为精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10:1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