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基因研究应瞄准市场 产业化困局待解

已有 226 次阅读 2010-10-30 17:18

 
基因研究应瞄准市场 产业化困局待解
 
编者按  
  基因产业前景广阔,被誉为21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得到国家大力扶持。我国基因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产业发展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何拓展基因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各方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基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内专利权人有8家是高校,另外两家是科研机构,没有一家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日前在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基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也远高于国外,但专利的有效年限和有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基因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在内的基因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市场上已有10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但要实现基因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呼唤重大技术突破

  据张勤介绍,国内基因技术专利平均有效年限仅为4.8年,而国外一般为8.7年,而且随着年限临近,国内专利有效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国外。
  “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专利的年限当然比较短。”联合基因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秦义龙表示,如果我国基因技术有重大突破,则会产生一系列专利,专利的年限也会相对较长。目前国内很少有系列专利出现,这反映出国内企业虽然模仿能力很强,但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秦义龙表示,重大突破是建立在一系列突破基础上的,要想取得一系列突破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我国研究人员大多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好的项目比较少,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基本是各自为战,形不成强大的团队,所以难有重大突破。相比而言,国外的研究人员大多在研发型企业,有能力研发出重大创新产品,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一直在跟着别人走,即模仿外国企业的产品。
  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认为,我国基因产业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长期发展。一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创新平台老化。企业和研发机构仅有仿制药开发经验,在创新药物基础研究、立项评价、质量研究、安全评价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药物筛选、大规模哺乳细胞培养、抗体、基因治疗、蛋白质修饰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存在技术瓶颈,也未探索出成功的产业化服务模式。二是产业集成度低,人才、资金、设备匮乏而分散,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中小生物制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和做大做强的经验。三是传统经营管理手段已经落伍,缺乏复合型的经营人才。四是我国生物产业配套服务资源匮乏。战略研究、项目评估、战略咨询、信息交流、项目管理、专业培训、研发外包、会展策划、专利代理等服务水平低,例如一些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在时间和费用上均大大超出计划,一些政府资助项目无功而返,一些项目因为没有好的商业计划而找不到资助等。此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很多知识产权由于专利代理机构不专业而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急需专业化、高层次、遵守职业操守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
  从市场出发加快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基因领域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甚至有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为我国基因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基因基础研究方面的确取了一些成绩,但在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张磊表示,由于体制因素,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重视核心论文而轻视技术转化,完成前期工作后就匆匆将
“青苗”出手,不愿意继续开展缺少“突破性”的技术完善工作,导致上游先进、中下游落后的现状,即实验室科研水平高,产业化制造水平和产品市场拓展水平低。
  “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到开发市场化的产品,需要理念的转变。”秦义龙表示,目前高校、科研院所有研究成果,但不符合产业化的要求,而且高校、科研院所也很少有人会去将成果开发成产品,而大多数企业又没有这个能力。究其原因,“高校、科研院所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严重不足,我国搞应用研究的人才太少”。不过,目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的界限逐渐模糊,有些项目虽然是基础研究但离产业化很近,一旦成功就能推广应用,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需经过技术研发、中试、大规模生产三个环节。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的调查证明,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到80%,而未经中试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张磊介绍说,先进国家在上述三个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为l∶10∶100,而我国目前仅为1∶0.7∶100,中试被忽视成为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个超级“瓶颈”,使得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良,从上游转入中下游的应用性产品不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张磊表示,我国新药技术创新的主体仍然是远离生产现场的高校、科研院所,他们转让的基本上只是完成小试的研究成果,对后期放大生产的技术细节考虑得很少,而企业技术力量单薄,难以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导致许多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药迟迟未能产业化。药品生产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由于未经过中试,而且一些药物的生产需要很多苛刻的条件和高端设备,而企业并不了解,因此要么产品在放大中失真,要么无法生产出理想的产品。

  那么,让大学教授进入企业,合办企业怎么样?“我对大学教授办企业的看法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大学教授办企业,另外一方面大学教授办企业办得成功的很少,目前来看效果不理想。”秦义龙表示,联合基因有不少大学教授,但大多数教授眼中的市场与做营销工作的企业高管眼中的市场是不一样的。教授做的是基础研究,可以给企业指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向,接下来的工作由联合基因的研发中心完成,而研发中心招聘研究人员的要求之一就是甘于默默无闻,不是以各种奖项、头衔为主要追求目标。

  秦义龙表示,高校、科研院所脱离市场的现象既是上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结果,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些教授在项目研究前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产品会有很好的前景就去研究,结果是拿着开发出来的产品找市场,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因此,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者应该多了解市场,多学习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在科研成果转化中还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新药在遴选、立项、研究、临床试验等各个阶段顺风顺水,市场的评估、调查、分析等也一致看好,但往往投放市场时“变脸”,致使企业的巨大投入打了水漂。秦义龙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企业并非真正想经营产品,而只是想通过炒作概念赚钱;二是有的企业虽然想踏踏实实地经营产品,但没有能力对项目进行评估,尤其是像基因这样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产业。虽然企业可以请专家评估,但专家往往纯粹从科研价值上考察,不了解企业的需求,因此可能距离产业化很遥远。 

            新闻链接

  以平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朝选)日前,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应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为新药、特药产业化提供支持。

  截至2007年,我国已建立20多个符合国内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标准的实验室和300个符合国内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标准的实验室或基地,但没有一个与发达国家互认;已建立4900多个符合国内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的生产车间,但通过发达国家认证的极少。这些平台、实验室、基地没有与发达国家互认,因此难以承担国际化的研究外包服务,影响了我国新药创制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上述平台建设分散,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服务链,难以承担新药创制过程的全程服务。目前,迫切需要完善新药研发平台服务体系,并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多边互认,使中国创新药物占领国内市场、走向世界,解决制约我国生物技术新药创制的重大难题。

  张磊建议,继续加大生物工程技术平台建设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应设立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面向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使其成为联系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及相关组织和学术团体的窗口,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应具有五项功能。一是战略研究。致力于生物医药产业信息研究,拥有稳定的软科学研究队伍,并且与区域内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园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追踪分析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和学术信息,把握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二是项目管理。致力于地方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规划和重点发展方向研究,拓展项目渠道,培育重大项目,承担生物医药科研项目管理任务,向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推荐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项目,争取国家支持,面向企业提供项目信息、项目技术评估等服务。三是促进国际合作。通过组团出访及建立稳定的国际合作渠道,促进交流合作,为国外公司投资开发和寻求合作提供服务,同时为地方企业走向国际创造条件。四是产业拓展。以挖掘、利用地方的科技人才和医疗、市场等优质资源,吸引、帮助企业和其他各种组织到当地发展为使命,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发展需求,促进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整合项目管理、战略咨询、培训、专业会议等服务,探索发展模式。五是会展策划。立足服务地方,以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会议和展览为主线,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资源,强化市场意识和生存意识,创造市场价值。

       产业透视
 
  基因产业前景广阔      投融资渠道有待拓展
  本报记者  王朝选报道  

  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举办使我国基因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关注。我国基因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产业化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为什么?这固然有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衔接不够完善、缺乏中试和应用研究人才等原因,但企业缺少发展所需的资金和融资渠道不畅也是重要原因,此外还有大众的接受度问题。

  提高大众接受度

  “联合基因有制药和健康服务两块业务,其中制药部分立足于基因工程药物和蛋白质药物。”联合基因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秦义龙介绍说,基因工程药物的出现已经有很多年,目前市场上有10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但一些基因治疗方案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介绍说,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治疗用干细胞产品、抗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基因工程药物以及抗体、疫苗等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和天津市自主创新产业化课题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建有世界首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并于2007开始规模运营,面向全社会为家庭提供专业化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集、分离和贮存服务。

  张磊表示,干细胞研究曾受到伦理方面的质疑,道德层面的争议已成为制约干细胞研究的瓶颈。目前在超市会发现不少食品上都标明不含转基因,可见大众对基因技术和产品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秦义龙认为,要让大众接收转基因产品,关键是做好科普工作。国家要求在食品上标注转基因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并不是说转基因产品存在问题。实际上,转基因农作物与杂交水稻没有本质区别,都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而且都是经过10年以上的种植、观察才进入市场的。从未来粮食增产的角度考虑,发展转基因农作物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基因工程药物在应用上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因为病人一般接受医生的推荐,而对药物本身并不了解。
  拓展融资渠道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高风险的特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药物研发链条断裂,对企业的影响巨大。由于失败率高和资金投入巨大,加上药品管理机构对新药的审批越来越严格,使得投资者对基因开发望而却步。据张磊介绍,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一些资金支持基因产业发展,但“僧多粥少”,将近60%的企业得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科研经费的支持,多数企业面临经费严重不足和融资难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我国缺少生物医药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实际上变成了“投资银行”;民间资本对生物产业缺乏了解,不敢涉足;银行贷款等传统资本难以解企业运行资金之渴,无法满足企业不断成长的需求;股票市场门槛太高,难以涉足。
  另一方面,多数中小型基因药物企业是纯“科学家行为”,拿着技术现找市场。他们虽然挂了个“某某公司”的牌子,但仍处于准研究所的状态,工作内容多为研发。他们有技术基础,但缺乏市场和资金运作经验以及配套的标准化生产设备和车间。此外,管理缺失,大多为小规模资本经营,缺乏引进经营人才、资金的胆略和力度。

  张磊认为,比较理想的融资途径是有明确退出机制的风险投资或天使资金,但在我国基因产业缺乏复合型经营人才的状况下,知识和资本很难实现有机结合,这种融资渠道可望而不可及。秦义龙认为,我国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都不够完善,风险投资大多投向比较成熟、距离产业化很近的项目,或者帮助已经产业化的项目扩大规模,投向还处于孵化阶段、距离市场化还很遥远的项目的风险投资基本没有。  

  张磊表示,目前比较现实的融资渠道是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投资,不但能为中小型基因企业带来资金,而且能够带来他们所急需的管理体系、产业化平台和市场网络。“由行业龙头企业向小企业或项目进行战略投资的思路是可行的。”秦义龙介绍说,目前联合基因也在跟踪关注一些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比较有希望的项目,但只有到实验室后期(至少到小试阶段)才会投资,因为这样距离产品规模化生产的过程比较短,风险相对较小,企业可以承受。联合基因目前主要是跟踪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因为企业有好项目的比较少,即便有也会自己留着。美国有的公司可以从发现一个基因开始就投资,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承担得起这么多资金投入和这么大的风险,因为离规模化生产有很大一段距离。

  除风险投资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投资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秦义龙表示,“越是新兴的产业越应该扶持”,《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是一个好消息,将给包括基因产业在内的整个生物产业带来诸多利好。他认为,近期比较可能实现的是国家拿出一笔资金扶持生物产业发展。

  产业观察

  剪叶修枝须趁早

  李瑶
  2003年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人们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各方资本、技术纷纷涌入。然而,数年过去,基因产业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基因研究并未终止,产业也在发展,但市场行为不太成功,目前国内实现产业化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技术并不多。

  目前,基因组学的切入点多是临床检测技术,比如研究已知遗传疾病基因变异位点、疾病相关基因从头测序、基因表达的解析等。特定变异基因的发现为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明确的位点,这种精确的靶向治疗无疑将大大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也可提高相应药物开发的成功率。不过,绝大多数疾病并非只有一个变异基因,也并非只由基因引起,因此虽然前景光明,但目前研发瓶颈依然难于突破。  

  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基因技术人为改变遗传基因的基本规律,其自身特点使得研究和应用基因技术往往不可避免涉及道德伦理问题。而且,正是由于人为参与,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也无法回避。一方面基因技术可能对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存在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基因产品、基因质量尚缺乏安全性保障,除了基因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社会风险,法制和市场的不健全也带来另一重风险,比如知识产权保障不利和过度保障给后续研发带来障碍。

  目前国内基因产业的业态也难说健康。重复研究现象严重,重视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现象很明显。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发展资金不足,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同类产品在市场上过度竞争,损害的并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同时,基因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大众相对缺乏生命科学知识,目前存在一些打着基因旗号的伪科学行为,对基因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加强基因产业基地战略研究规划和引导各个基地产业化研究的重点,避免和减少重复研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点鲜明、技术层次清晰的生物基地群落,如何使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统筹协调发展是目前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3 07:4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