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s Archiver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4-12-20 20:29

干细胞生物学研究还在一个“黑箱”里探索

[i=s]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4-12-20 21:17 编辑 [/i]

       年关将近,包括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尖杂志照例对2014年的科学成就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或评论,毫无疑问干细胞仍然是所有选择中不二的主角,但今年的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却上演了一出很大的闹剧,收视率不亚于一场好莱坞的大片。这场闹剧的主角是日本美女小保方晴子,情节起伏震荡,现在这场科学闹剧差不多要谢幕了,这个年轻的“学术女神”将被驱除出干细胞研究的舞台(博士学位被“有条件”的取消)。有人又说这是一场完全的科学悲剧,他的老板笹井芳树选择了自杀谢世,有如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刨腹自杀”,而他的美国导师,哈佛大学著名的组织再生学家查尔斯·瓦坎蒂教授选择了辞职。12月19日,这个震撼2014年整个学术界的悲剧画上了句号,尘埃落定、曲终人散,但人类对干细胞的兴趣依旧,对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依然会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去,不会亚于对抗肿瘤研究的战场规模。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过度谴责日本美女小保的这种“学术丑行”,原因是我们现在对干细胞生物学机制的理解几乎还处在一个“黑箱”状态,细胞重编程是怎样发生的、干细胞是如何不对称分裂的、还有干细胞的巢又是怎样一个niche等?原来我一直奉行的观点是“灰箱”水平,但近来看到的几项同行公开发表的work,使我对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持有更谨慎的观点。他们是干细胞具有惊人的异质性和Nature上刚有人写的重编程的黑匣子一文。

       虽然人类在350年前就看到了细胞的真实面目,并早就明了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而且对细胞内部各种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都有了充分的认识、对各种基因和蛋白的认识也深入到分子水平、细胞核内30亿个碱基的排列顺序也已搞了个清清楚楚,每年产生的信息完全可以用海量来形容。
      但当回到细胞这个平台来看,事实上我们对干细胞的理解几乎还是“完全无知”的。虽然John Gurdon在上世纪60年代通过核移植克隆了新的个体,从遗传角度而言完全相同的青蛙;Ian Wilmut也做到了,他在1996年使用一个成年哺乳动物细胞克隆出了多利羊;2006年日本科学家Yamanaka更是神奇,仅通过四个因子使成年体细胞“返老还童”,诱导出iPS细胞来。更为惊奇的是,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发展到不需要任何因子的诱导,仅改变物理因素也能使体细胞产生出所谓的多潜能性来。2012年John Gurdon和Yamanaka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事实上没有人知道这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只知道已分化细胞参与进来,多能细胞在另一端就出现了,产生的干性细胞有的还有“原始组织记忆”,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这是生物学上一个令人费解的黑匣子。但这显然不是魔法,这里面肯定存在一个机制。但要打开这个黑匣子,目前看来很难很难。这就是我说现在的干细胞生物学研究还在一个“黑箱”里探索的原因,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

manybit 发表于 2014-12-21 08:41

希望黑匣子早点打开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4-12-21 09:59

       我觉得在细胞重编程领域,一定是有什么原则性的观点或是错的,转分化、去分化、逆分化及跨胚层分化的现象,在机理上简直都是一笔“糊涂账”,细胞生物学需要新的机制性的创新观点来支撑这个学科。

妖妖空 发表于 2014-12-21 13:40

[quote][size=2][color=#999999]marrowstem 发表于 2014-12-21 09:59[/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51142&ptid=8635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我觉得在细胞重编程领域,一定是有什么原则性的观点或是错的,转分化、去分化、逆分化及跨胚层分化的 ...[/quote]

是啊,这个东西越来越乱了。以前再生医学把移植、转分化、去分化和重编程当作四种实现途径,现在感觉完全是交叉在一起的,特别是重编程这个概念。越来越没有概念了!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4-12-23 20:27

       包括肿瘤干细胞在内,其实现在相关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很多原本非常热得烫手的研究领域已经慢慢处于停摆状态了,原因可能就是机制的“不明不白”的原因。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5-1-1 16:36

      新年第一天,期待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在2015年有大的突破,早日走出“黑箱”状态。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5-1-1 16:46

[i=s]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5-1-1 16:56 编辑 [/i]

      其实虽然我们对干细胞的生物学机制明了的很少,有好多的理解差不多也是处于瞎子摸象的状态。但不能回避的一点是,其实干细胞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尤其是造血干细胞,已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一种能从治本意义上征服恶性肿瘤(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方法。所以我们也应期待干细胞在恶性实体瘤的治疗中同样会给人类带来福祉。我们需要的是机制上的对干细胞理解的突破。

周小木 发表于 2015-3-12 18:47

感觉干细胞在理论与应用之间的鸿沟就在于此,原理没搞清楚,谁敢放手用啊,但打开黑盒子又是个繁琐又繁琐的过程,而且谁又知道打开后会跳出来什么呢?

EniceAn 发表于 2015-3-16 10:48

干细胞药物的审核难点就是LS说的啊,理论与应用的鸿沟,原理不清楚,药物很难通过审批,即使试验显示有效。。。。

leeky10 发表于 2015-3-19 10:18

干细胞临床研究也是停滞不前,有些效果是没办法用医学原理来证明或者检测,如果国家放手去做,转分化、去分化、逆分化及跨胚层分化的现象会更加混乱,加上一些商业炒作与夸大,更是混乱了这个概念,这些还都需要用更多的数据去证明。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