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1690|回复: 4
go

诱导iPSCs 过程中的疑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09: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最近,在利用TetOn 的慢病毒系统诱导猪的iPSCs,有一些疑惑想跟大家交流下!$ _3 F) f; r2 W6 ^  b! J$ r! s

+ Q5 g2 M( `6 q" W1. 载体基本元件的顺序为( T9 [, u' H% E- N3 W6 D: v$ P- E3 Z
含目的基因(OSKM)载体:Lenti-EF1α-EGFP-TRE-oct4,含rTTA的载体:Lenti-EF1α-rttA-IRES-EGFP;9 n+ Z! u- r- ?. @( e! z% P6 N$ Y
在用293T细胞系进行病毒包装时,用的各种物质的量和步骤都一样,结果发现含目的基因载体的病毒滴度明显优于含rTTA的载体的病毒滴度,想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这一问题?同时在病毒包装过程中,发现有一批质粒出现了污染,重新进行无菌处理,发现细胞还是出现污染(在高倍镜下出现蠕动的小虫,有点恶心哈),想问下这又是哪出了问题(基本排除操作引起的污染)。
9 k7 W6 h& Q6 o- P  ^& Q / O$ s6 N' N: p8 d5 N
2. 在进行AP染色的时候发现一种现象:! _- u# v/ K; l9 P; {) y
     对形成的克隆进行AP染色时,发现没形成明显克隆或已开始分化克隆的边缘呈现AP 阳性,而正常的克隆确呈现AP 阴性,想问下这是否有可能是由于克隆细胞密度较大,不易着色导致的嘛?后面将补充图片···( A" S  ]! }  g* E. a! l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有一种可能AP 阴性的克隆随着培养和传代,慢慢的变成了AP阳性的克隆?& R2 Z6 E& t( x0 @& l; J/ C

/ {) x+ ?  s3 K* B+ t: q3. 挑取克隆时间等问题
+ y- K. Z& I; ?& K    不知道大家是根据什么确定挑取克隆的时间的;前段时间挑取一个不规则的克隆(不呈现标准的圆形或椭圆形,体积适中)消化成单细胞至lif-2i体系和基础培养基体系中,发现前者第二天大量死亡,而后者3d时也没有形成克隆;而差不多大小的圆形克隆能支持单细胞传代;
$ b& h. ?/ K2 k9 U/ C' q/ E" M; U7 c5 N9 D  H
4. 克隆问题+ P8 ]! G7 K7 U2 M
   目前,自己获得的克隆进行单细胞传代后大概2-3d能形成克隆样(此时像小鼠iPSCs样克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慢慢地向人iPSCs的形态发生转变;并且大部分克隆不发绿色荧光(7孔中6孔不发荧光,荧光为EGFP见载体,这能否说明外源性的OSKM已不表达,而内源性的调控网络可能激活?而最后一孔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两种形态和颜色明显不一样的克隆A(跟其他6孔一样)和B(相较于A明显小一圈,且是在克隆A出现后3d左右大量出现的),其中A不发绿色荧光,而B发荧光(很强),后面将附图说明。有人帮忙推断,这有可能是细胞不纯 或 细胞癌变 导致的。并且这些克隆基本上(出现了如上AP染色问题,所以用了基本)呈现AP 阴性,但A克隆能支持单细胞传代,B克隆正在试验。& ?) y& Q6 u7 o5 u$ r$ b
   由于使用的是DOX系统,根据个人的认识,好像猪iPSCs 上这样的克隆都需外源添加 DOX等维持外源OSKM的表达,而维持克隆的未分化状态。在小鼠上,好像看到个一篇用TetOn系统诱导的克隆,在撤除Dox后,细胞还能维持未分化状态,说明其内源性的多能性调控网络已激活,但这篇文章找不到了,不知道有没有高手提供点线索。在猪上自己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文章,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目前,试验缺少重复,还需完善;并且图片还没拷贝出来,后面将附图,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知识解答下我的疑惑。
7 l% q( S; c- [2 p" S9 P6 v
8 N, K: [* S+ S- j: u  t补充内容 (2014-10-5 19:35):. q8 b& `$ `* l6 w+ f. q
今天发现 B 类克隆保持了之前克隆的形态和颜色,而A 类克隆是在 B 类 克隆进行单细胞传代后形成的克隆,目前该克隆的增殖能力还在检测当中(之前的判断有误或存在偏差,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该克隆能支持单细胞传代)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0 + 10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0  包包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4-10-5 19:27 |只看该作者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 克隆形成初期 中期 后期,其中初期和后期呈现部分AP阳性,而中期为阴性
1 ?) `% i1 {1 S0 f7 ~, D$ }$ c7 v" S5 q9 o' N! k9 l! t; l! h
补充内容 (2014-10-5 19:29):' X6 H: n3 ^7 e- |
图片 不是 很好 编辑和 排序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2

积分
155 
威望
155  
包包
416  
藤椅
发表于 2014-10-8 17:07 |只看该作者
在Rudolf Jaenisch lab 所发表的iPS 文章中,使用FUW-Tet-on系统制备的iPSCs,在后期撤除Dox后,iPSCs基本上可以维持pluripotency。
6 D# F- N: ^. i' G5 l但是Dox诱导体系,并不是绝对精准调控的体系,在撤除Dox后,外源基因也可能会表达。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Andyhigh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4-10-8 21:06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回复 zhangweihwz 的帖子
9 M; R" W7 h# K# I' M9 C( O3 W4 C5 D# t; P( t& p# t: [0 q3 K" Z
谢谢你的回答!. \( b3 @; q# e' G" @6 S

- i) Z& A7 G' L经过这几天的实验,发现 A  类克隆呈 AP 阳性,而B 类克隆部分呈现AP阳性,并随着B类克隆的单细胞传代,也会逐渐变成A 类克隆(部分变成)----初步判断 A 类克隆的重编程程度高于B,B是重编程过程(体细胞-A 克隆)中的一个阶段;明天上图
8 C$ B0 j, i" q7 ^& w+ G+ T) K0 q
同时,对A类克隆撤除DOX后,发现细胞克隆形态还能维持,且用Tryple 消化传代发现,细胞增殖速率也挺好(1:7传代,24h后能明显可到克隆,且密度较大),明天上图吧!
* j/ v' H7 k& I9 D! f" y* ?) O, l6 H! n9 t6 ]! [5 s7 l$ W
还有一些检测还在进行当中,如免疫荧光染色!
3 G* i  o& K$ Z2 M- H% y! `0 b  B
1 {& @( j% c1 D% ]! m2 n1 d$ _1 \目前的问题:9 `7 ^% e4 S4 |& i8 h
1. 不能确定A 类克隆的内源性调控网络是否建立(如OSKM的表达),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没???
3 f! h2 l2 q9 m' u2. 不知道A 类克隆是否来源于猪的体细胞,还是混杂了其他的细胞(如饲养层细胞,或者细胞建系时混了一些其他细胞);
4 x. O, l" R. j" L' m3. 实验缺乏重复,真担心再次诱导不会像第一次这么幸运。7 d$ @' \: _! Z$ F! X) x

. x% H/ E. M" J0 |# n" m; s, X还麻烦zhangweihwz 提供下 你说的文章题目,这样我好检索(最好能上传下),谢谢!
3 R2 R/ ^  V8 Q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4-10-8 21: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hangweihwz 的帖子
1 z  s4 R6 p; ]5 K
! @, c" I: {# W  y9 @想问下是 2008年在cell stem cell 上的文章-Sequential expression of pluripotency markers during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mouse somatic cells-嘛?期待你的答复,这个对我真的很重要? 可以的话还麻烦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献,如在人 上是否有相关的案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20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