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s Archiver

qingbao 发表于 2011-11-23 12:10

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干细胞医学、抗癌、创新

[i=s] 本帖最后由 qingbao 于 2011-11-23 12:12 编辑 [/i]

[align=center][b][b]谁是谁的鸡肋——科学从业之信念篇[/b][/b][/align]

记得祖海有一首歌叫做“你是谁”,其中有一句歌词是:你是谁?为了谁?请问:在神圣而崇高的科学研究面前,有多少科学从业人员考虑过这个问题?科学研究——无非是满足人类好奇心理探索大自然以及社会之奥秘,生命科学也同样可以往上套。当然医学甚至于干细胞医学的目的显得更崇高一些:提高生者质量、改变患者命运、挽救临死生命。如此神圣的宗旨,如此崇高的职业,相信追随者内心都有着一种崇高、纯洁而自豪的科学家情怀。可是这支队伍里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学者冲着做学问来的,而有多少是懵懵懂懂、误打误撞撞进来的、还有多少是躺在科学这个深宅大院里为了养家糊口或者过舒服日子来的?在最后一类科学人心里,科学本无意义,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罢了。抛开第三类人,在科学面前,第二类人也是鸡肋。真正的科学家非第一类莫属。所谓鸡肋,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出自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记载主簿杨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做科学需要信念,版主发过一个帖子:科学的非功利性。帖子里提到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成就的基础是“追求真理的愿望必须优先于其他一切愿望的原则”,而只有“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的人,才有可能真正为真理而献身,因为“他从个人的愿望和欲望的枷锁里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对体现于存在之中的理性的庄严抱着谦恭的态度”。这就是说,追求真理必须抛弃个人主义的功利追求,这样才会有科学创造必不可少的自由的心灵。爱因斯坦认为,对权力和金钱的贪欲,是科学真理的大敌。他说:“企图兼有智慧和权力,极少能获得成功,即使成功,也不过昙花一现。”又说:“金钱只能唤起自私自利之心,并且不可抗拒地会招致种种弊端。”
   《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技术、结构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精神力量。那么一个行业呢?或者说事业呢?重申:生命科学探索之信念是为了探索生命之奥秘吧?医学研究的终极信念是救死扶伤吧?干细胞研究的信念是深入探索生命之缘由并提高生者之生命质量、挽救患者或将死之人之性命吧?无论物换星移、春秋回转,能够使得干细胞医学基业长青的源泉一定是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奋斗之信念。[color=Red]科学没有信念,世界将会怎样?急功近利会毁掉科学这座大厦。[b][/b][/color]

可是,“Stem cell news 111107-14 本期头条:Geron停止干细胞项目!”来得如此突然……领军人物收手了,领军项目夭折了,大家的信念是否有受其影响而产生波动?科学家们说: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啊,为什么不让做?

qingbao 发表于 2011-11-23 12:13

[align=center][b]欢喜冤家——科学创新与经济创新篇[/b][/align]
在科学家眼里,几乎大部分的科学研究应该都是创新产物,如果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学。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创新是个经济学词汇,而不是个技术学词汇。英文的创新,是innovation。根据熊比特的定义,创新指的是企业家所做的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一种新产品、一种新工艺、打开一个新市场、开辟一个新的原料供应源、实施一个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在经济学家看来,科学家的创新其实只是一项技术发明(invention)和科学发现(discovery)而已,却谈不上创新(innovation)。换句话说,只有一项发明(invention)被成功商业化了,才能称之为创新。

在我看来干细胞研究应该属于最前瞻性的科学探索了,对于这种前瞻性的研究,资金来源要么靠政府资助,要么靠天使投资。在这个经济低迷的年代,政府的导向或倾向,是重点强调资金效率,先生存再发展显然是王道,因为货币政策从来都只能顾及主要目标。更何况花纳税人的钱是要给个交代的。而风投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评估一项技术,并预见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显然,在经济环境不景气、伦理争议、政策规范缺位一系列负面因素的考量下,答案自然而然浮出水面。如此看来Geron作出了一个艰难选择。Geron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立业启蒙,却玩不转资本这个罗盘,只好忍痛割爱放弃干细胞项目。高尚的信念却在超现实的钞票跟前败下阵来。[color=Red][b]科学离开资金,世界将会怎样?理想离开现实只能成为幻想。[/b][/color]

qingbao 发表于 2011-11-23 12:14

[align=center][b]逝者如斯夫——抗癌之中庸之道[/b][/align]
《孟子》说,天人合一即中庸之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崇高的抗癌事业就因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我们从一开始就把癌症作为一个邪恶的事物、人类的对立面来看待……

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医学界的抗癌之路走偏了方向。近百年的抗癌战,主要目标是“消灭”肿瘤,应该说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距离攻克癌症还有很大的距离。早诊早治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疗效,但要再进一步提高就十分困难。看来光靠“消灭”不够,还要考虑“改造”。&一个世纪的努力,“斩尽杀绝”并未彻底解决问题。人类有时总觉得自己可以征服一切,但是癌的生命力和“智商”却超出了人类的想象,结果正所谓越征服越被征服,或许癌的出现和发展是机体对其自身生存现状的一种反抗,也是对人类自以为是的一种无声且强有力的挑战。人类要征服癌症,与其说是人与癌症之间的较量,倒不如说是人对自身人性的一种审视和较量。回过头去望一望漫漫抗癌路的那头,是人类的无知和清高让自己在这条路上愈行愈远。

[color=Red][b]唯有信念、唯有资金,没有正确的战略方向,科学将会怎样?

医学和制药一样,或许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大自然轮回的艺术。[/b][/color]

qingbao 发表于 2011-11-23 12:16

[align=center][b]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科学家之性情篇[/b][/align]

台湾作家 张文亮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color=Red][b]部分文字改编[/b][/color]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分享:

科学探索有时就像养育孩子,好比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伴随生命的潮涨潮落,一起走过它的孩提时代和青葱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你所探索的生命世界、你所养育的细胞,正如你所养育的孩子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科学家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和探索的滋味,
聆听世界、自然和孩子内心的声音,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科学、何止是孩子,而是你们、还有全社会、全人类。

悠悠然却亦铮铮然才是屹立于华夏大地的每一位卓越科学家之风采。

科学之得失经常发生在不经意间、科学史上诸多里程碑式的成果都来自于意外发现。因此何妨放慢您的脚步、带上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或许,下一站就是发现……

[color=Red][b]坚持你该坚持的,远离急功近利
享受你该享受的,靠近自然宁静! [/b][/color]

zjpjcsc 发表于 2011-11-23 15:40

好文,最近在看一本"诺贝尔奖的囚徒"的书,里面的数位教授都拿过诺贝尔奖,而他们的初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学校拿到终身教授,更多的是信念的支持,相比国内,觉得国外的研究员们更能潜心做研究,一周能泡在实验室80h以上,对他们来说,只有攀登科学的高峰才是最大的诱惑。

amosummer 发表于 2011-11-23 18:16

我一周也待80小时以上啊!

dadawaft 发表于 2011-11-23 21:02

真心佩服这些已信念为生的人啊!

一一 发表于 2011-11-25 10:52

个人认为任何一门科学都不可违返自然的法律,我们研究干细胞,不是要人类能够长生不老,变得畸形,毁坏大自然的平衡。人类是这大自然中的一份子,我们同样是这生态平衡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在不打破平衡的基础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人类独有的”大脑“,使本不该发生在自然界的问题,例如辐射造成的恐怖,我想这应该是每位科学家应有的信念。

qingbao 发表于 2011-11-25 12:12

其实这些文字是那天突发感想、信笔而写,主要目的与其说是告诫他人,还不如说是警醒自己。
人云亦云、唯唯诺诺、不能表达主见和真实的想法,必将注定鸡肋的事业和人生。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相信我们大家都处在这个轮回中,想要什么、做了什么、是对是错,想必要多想一想。
其实最痛心的事情是:有些科学从业者打着为祖国科学事业奉献终身的旗号,明知自己做的事情只能是出来一箩筐三废和一文不值的看似高精尖的文字堆砌、而却继续编造美丽的谎言套取纳税人的血汗钱。这应该不是个例,普遍。
人在做,天在看。生命短暂,不求功名利禄,但求内心安宁。共勉!

千里草 发表于 2011-11-26 11:36

从文笔间处处彰显出楼主高尚的修养,在如今充满各种诱惑的现代社会 还能保持内心的一份安然与恬静 是在不易 敬佩!尤其是我们这些初入科研的年轻人 尤其应该从中思考和反省。
最近与一些病人家属有些交流 听到看到他们的生活现状,煎熬两个字甚至不能反映他们的生活 我的内心有些触动 我们的工作如何能给他们带来点滴的改善 其意深远! 共勉 加油!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