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北大饶毅在Nature首次解析“同性恋”奥秘-控制性选择社会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36980|回复: 9
go

北大饶毅在Nature首次解析“同性恋”奥秘-控制性选择社会行为的分子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威望
628  
包包
277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7: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临床干细胞 于 2011-4-15 07:37 编辑
# I; {3 G" R, a" I0 l" _5 V6 O$ \+ h" X/ o" n  [; a
2011年4月7日,饶毅实验室在《Nature》杂志发表题为“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s of male mice”的文章。
" ?! @6 B% u1 i4 S8 Z7 b* g# k
9 X8 Z6 Z! I. x, g5 P$ \' C从普通的社会交往、合作、竞争到政治、外交,这些由动物做出的针对其他动物的行为,统称为社会行为。对于人类和其他社会动物而言,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社会行为的生物学机理是什么?动物脑中哪些分子和细胞决定和参与社会行为?这些都是有趣且重要的科学问题。
" f) ^5 B0 l; ^$ q3 X* F; u/ f  {
  P1 N8 S  G( I求偶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求偶时必需做出的首要决定是选择求偶对象,最简单的选择是选择追求哪一性别。这个貌似简单的行为选择,科学家们对其生物学机理却了解不多。一般两性动物选择异性,但是在多数动物种属,从果蝇、羊、牛、猴到人,也一直有部分动物追求同性。这个看起来不易理解的现象,不仅是人类社会学的问题,也是生物学的问题。
2 ~  T* u4 {" o$ ?
; a7 }; {4 @2 x6 G- g7 `* H对于求偶选择的分子生物学理解,最早见于果蝇。从1960年代发现第一个突变,到1996年发现第一个影响求偶选择的基因,迄今已知有近10个基因参与果蝇求偶。但是,哺乳类的动物中迄今没有证明如何与这些已知果蝇基因相关的基因参与哺乳类求偶。除了性激素以外,哺乳类只有两个基因发现和求偶相关,它们编码的蛋白质都表达在老鼠的鼻腔中,参与识别性别间差别。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脑内,迄今没有发现参与求偶选择的分子。所以,对于哺乳类求偶选择的中枢调控理解很少。1 U5 |3 Q( S+ W3 c& P8 D  R! X
5 w3 j9 d- |0 t+ o8 J9 ~
饶毅实验室近年发现,脑内的五羟色胺分子以及表达五羟色胺的神经细胞对于雄性求偶至关重要,从而揭示了哺乳类求偶调控的分子和细胞原理。一般雄鼠在面临另外雌鼠和雄鼠时,多半追求雌鼠。饶毅实验室使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方法,通过改变基因而导致脑中五羟色胺不能合成、或者含五羟色胺细胞的细胞不能生存,这时雄鼠面临雌雄的时候,失去选择,对雌雄同等追求。本来一般雄鼠只对雌性发出类似情歌的超声波,而突变的雄鼠对雄鼠也唱歌。在成年鼠中,他们通过加入药物,在缺乏五羟色胺的雄鼠中提高五羟色胺浓度,可以在几十分钟内,逆转雄鼠的无偏好而重新偏好雌性。" P. y, u# i' b7 ?

$ ?' y, v# j5 G7 L, V/ [+ q这些结果,表明在脑中调控求偶选择起重要作用的有五羟色胺这种传送神经细胞之间信息的分子(神经递质),以及含五羟色胺的神经细胞(“五羟色胺能神经细胞”)。
0 }9 {6 e) R. [/ {
$ ^! J) ^( h' ?. \. l4 P0 Z
6 D) j9 J! P, b0 o8 a3 S0 c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沙发
发表于 2011-4-15 09: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临床干细胞 的帖子
# J: s- t4 i0 o" G9 o0 y' p4 r+ T) E; z9 j' t! i. f
Rao的文章没敢提该研究在同性恋上的意义吧,大家喜欢引申。不太相信同性恋这么复杂的行为现象完全由一个分子机制而决定。这个脑中现象在同性恋以及异性性行为发生、发展、调控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是更高层次的问题,比如这个五羟色胺的作用是moderate还是mediate,是否求偶性向选择特异作用(当然不是)等。" G8 p0 a5 T% y; a
4 _+ Y' z" [7 h- b# b8 H
下一个成果有可能是“反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到时候再看媒体怎么渲染,风险比较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407 
威望
407  
包包
1446  

优秀会员 帅哥研究员 新闻小组成员

藤椅
发表于 2011-4-15 10:43 |只看该作者
原文呢?
6 X' E$ O% e3 e/ a' S2 Q谁有啊?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威望
628  
包包
277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4-15 12:08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晕,楼上的,我不是发了吗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威望
628  
包包
277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1-4-15 12:12 |只看该作者
tpwang 发表于 2011-4-15 09:23 7 S# A2 F, u3 d3 O6 t
回复 临床干细胞 的帖子( b# R3 v6 M& T6 \0 X& K% J9 r
* p3 m2 i! `( b; o3 r* e* K% @
Rao的文章没敢提该研究在同性恋上的意义吧,大家喜欢引申。不太相信同性恋这么复杂 ...
; i) v! h; W8 u6 q
我是转贴,说实话题目确实有些夸大,中文科技报道的通病

Rank: 4

积分
2172 
威望
2172  
包包
65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新闻小组成员 帅哥研究员

地板
发表于 2011-4-15 22:46 |只看该作者
他研究的这么都是如此负面的东东呢
. G1 ^; B4 ~  D比如果蝇的打架行为,为啥不研究蜜蜂的群体合作行为呢……1 q; B! [$ t; u2 Y& f- J9 \

Rank: 4

积分
2172 
威望
2172  
包包
65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新闻小组成员 帅哥研究员

7
发表于 2011-4-15 22:46 |只看该作者
他研究的这么都是如此负面的东东呢5 [, H3 q% y0 V, F
比如果蝇的打架行为,为啥不研究蜜蜂的群体合作行为呢……
- }+ z/ O; e+ O/ a0 M

Rank: 4

积分
1806 
威望
1806  
包包
4032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8
发表于 2011-4-16 20:59 |只看该作者
可能刚好发现了吧,听他自己说还在做反社会的,因此对data特别小心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544 
威望
544  
包包
143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1-4-17 13:21 |只看该作者
文章没仔细看,只看了下录像。奶奶的,简直就一只性欲暴强的老鼠,男女通吃,老少咸宜的那种。不过这个研究只局限在老鼠身上,不一定能延伸到别的哺乳动物和人身上,解释Gay的原因似乎说过了一点。还有好像每个录像只看到一只老鼠在瞎搞,不知道多用几只老鼠是不是都能看到同样的现象。个人觉得文章很有意思,加了动物的Video很有趣。希望有公司感兴趣,多研究一下那些老鼠,说不定第二代的伟哥就呼之欲出了。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  
10
发表于 2011-10-26 13:49 |只看该作者
请问录像在哪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