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s Archiver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1-1-22 20:44

科学的奥卡姆剃刀 (ZT)

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一个原理。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
     许多科学家接受或者(独立的)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原理。例如牛顿认为,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释自然事物的特性,则我们不应当接受比这更多的原因;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厄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1916)提倡奥卡姆剃刀的一个版本,他称作“经济原理”,表述为:“科学家应该使用最简单的手段达到他们的结论,并排除一切不能被认识到的事物”。
    可以说,在机械自然观指导下的近现代科学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充分地体现了上述思维经济思想,即依据机械自然观的信念,使之祛魅化、规律化、简单化、还原化,以一种可以被人们认识的方式展现,并且采用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来认识它。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1-1-22 20:45

——由于相信自然的祛魅性,所以在认识自然时就遵循祛魅性原则,把自然看作是无精神性的存在来认识,不去考虑或认识自然的精神性的方面、目的性的方面以及自组织性的方面。
    ——由于相信自然具有确定性的规律,所以在研究自然时就遵循因果决定性的原则,将对自然的研究焦点放在探求自然的决定性的规律上。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类就无法去认识自然。对于事物之间因果性和规律性的坚信,对自然秩序和规律的存在和可理解性的坚定信念,是科学理性精神的灵魂,它指导并促成了科学的真正发生。这点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
     ——由于相信自然是简单的,因此在认识自然时就遵循简单性原则,在构建和评价科学理论时,要包含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和公设,在形式上要尽可能使用简单的数学语言、符号、方程,但在内容上要涵盖尽可能广泛的经验事实与表象。
     ——由于相信自然是可以还原的,所以在认识自然时就遵循还原论原则,对自然加以分离,不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去研究事物之间的外部关系;不通过认识整体来认识部分,不通过认识高层次来认识低层次,而是通过认识部分来认识整体,通过认识低层次的来认识高层次的。依据这一思路,学科之间可以呈现出如下的还原关系: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力学,所有的自然现象最终都可以得到力学的解释。英国生物学家、DNA结构的发现者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就赞成这种观点。他说,我们可以希望有一个整体性的生物学能被更低的层次所解释,并且一直深入到原子的层面,任何东西都可能被物理学和化学所解释。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1-1-22 20:46

可以说,对生命体构件的科学分析以及遗传本质的研究路径比较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生物学上,科学家首先在宏观解剖学层次上对生物体进行分离,以获得对系统、组织等的认识;然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在组织学层次上进行分析,以“看到”细胞器、微管结构的细节,甚至大分子本身;最后在化学层次上进行分析,以确定DNA的结构、性质等。
这种研究方式体现了生物学还原论,即只有通过对生命物质组成——它的分子、化学反应、细胞核和线粒体细胞的亚结构,以及细胞本身——的深层研究,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生命。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遗传信息以碱基序列的形式贮存在DNA分子中,再由亲代传给子代,并决定了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组成和序列等,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蛋白质分子说明着生物功能的原因,而DNA分子则说明着蛋白质的原因。
    如此,生命现象就被还原为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属性,生命成为一种复杂的化学系统,以DNA的特殊性质以及被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为基础。“一切具有生命的事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能够根据它们的物质组成要素——构成生命的原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化学性质得到完全解释。”“DNA以其密码为生命构建蛋白质提供必要的信息,而蛋白质作为遗传信息和大多数我们已知的复杂天然化学物质的产物,在生命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如果生命是一场戏,DNA就是剧作家,而蛋白质则是这出戏的演员,它们共同演绎着生命现象中所有显著的特征。”
    以上就是近现代科学认识自然时所遵循的一般的认识方法论原则,概括起来有简单性原则、因果性原则、规律性原则、外在分离性原则、还原性原则、祛魅性原则等。它主导着近代科学革命发生以来的科学研究,成为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范式——一种针对其专门研究系统的、共享而全面的思维观念。

FreeCell 发表于 2011-1-22 21:17

嘻嘻,如果用奥卡姆剃刀给当今众多的神医、御医、太医、国医大师剃剃胡子,他们岂不是一无所有啦!

hyde 发表于 2011-1-22 21:56

飘过留下点痕迹%……

stemcellfamily 发表于 2011-1-22 22:53

那么根据这个原理,DNA不断的扩增就是必要的了,那么自然界这种聚合大分子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必须扩增呢???不管是病毒DNA,其他生物细胞中的DNA,我们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它们只是分装在不同的容器当中。难道DNA这种分子是上帝的选民?受到青睐?还是DNA复合某种宇宙原理?它的不断扩增对于整个宇宙的发展是有利的?

张也行 发表于 2011-1-23 11:48

[i=s] 本帖最后由 张也行 于 2011-1-23 11:49 编辑 [/i]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说的意思呢:生命的规律最终需要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来解答呢。一切生命现象都可是有物质基础的。
我在想将来可不可能把我们社会学中的现象也用生物学的理论,化学和物理的原理给解释清楚呢:比如,人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意识,爱,恨等等。

sunsong7 发表于 2011-1-23 12:22

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因果性原则、规律性原则、外在分离性原则、还原性原则、祛魅性原则等还不能解释绝大多数复杂系统,这也是当下伪科学猖獗的根本原因。
【扩展阅读】如何识别伪科学(2004-2010年度中国十大科技骗局)?[url]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1982-1-1.html[/url]

hylok 发表于 2011-1-23 19:55

理论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问,理论是什么,理论里的物理量是什么,力是什么,电是什么,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我们主客体关系的研判。主体为了认识外部世界,建立了一些认识世界的方法,主体依靠这些方法观察世界,成为主体心灵看世界的窗口,这些方法经系统化成为理论,这就是我们建立的各种理论。我们所说的客观世界,就是主体对外部世界的主观评价。我们之所以说那是客观的,因为主体感觉到外部世界对于主体而言,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是可以通过理论进行解释和预测的,并且别人(别的个体),作为与我们心心相印的别人也认同这种观点。

    理论应用了很多物理量,这是人们为了认识外部世界而形成的概念,这些概念是人类创造的,或者说捏造的,既然是人类创造的,它就仅具有主观属性,而不具有客观属性。如果我们去追问一个我们创造的概念的实质,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并不是客观实在。反观我们前面所提的问题,力是什么,电是什么,长度时什么(空间是什么),其实它们只是我们主观定义的一种测度,并没有对应的物理实在。客观世界的恒常性是客观世界的属性,我们用尺子去测量物体,是用一种客观实在对比另一种客观实在,尺子不等于长度,闹钟不等于时间。由此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追问一个人们定义的物理量的实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就是一个物理测度,而不是客观实在,我们可以创造无数个测度,只是根据需要的思维创造。

    这并不是说这种测度的创造具有随意性,首先,测度的创造必须具有价值,如果测度没有恒常性,测度就是去了测度的职能。其次,测度的创造必须足够方便,比如我们创造的十进制,可以充分满足我们的计算需要,然而对于计算机处理而言,二进制更适合,因此我们又创造了二进制,两种制式并存,只是为了应用的需要,并不矛盾。我们创造了直角坐标,而在某些运算的时候,我们又创造了极坐标,两种坐标系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两个工具,工具并不能改变世界本身,只是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印象。

    因此我们对物理量的追问应当适可而止了,对于我们创造的物理量,去追问其意义,就像一只猫在捉自己的尾巴,当我们去追问的时候,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不要蔑视历史上曾经创造的理论,比如燃素,在当时确实解决了很多实际认识问题,只是人们认识到氧化还原的规律,原有的理论被新理论所替代,这种替代是历史的必然,就像牛顿力学被相对论部分替代,并没有完全排除出理论世界。这两种替代虽然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就其实质来说,只是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这些新旧理论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而且都是阶段性手段。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