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颜宁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成为中国第8位获奖者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926|回复: 0
go

颜宁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成为中国第8位获奖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731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0: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颜宁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成为中国第8位获奖者/ w$ z, C% U- w. b: r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5-16 09:23* w' M3 U  [* s0 T# u4 p
每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表彰5位杰出女性,她们分别来自5大地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亚洲及太平洋、欧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北美洲。. \7 j2 U6 Y; f) j( P+ m8 m5 w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揭晓了2024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5位获奖者。她们在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开展了开创性研究,尤其为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挑战包括癌症和疟疾、脊髓灰质炎等传染性疾病,以及肥胖症、糖尿病、癫痫等慢性疾病。
& o8 k* o: K1 A9 [每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表彰5位杰出女性,她们分别来自5大地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亚洲及太平洋、欧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北美洲。' r2 B, c% }, Y* \' X0 D7 `+ ?/ t
第26届获奖者由独立的国际评委会从全球350名候选人中选出。评委会主席为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研究主任兼法国科学院院士、“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 Brigitte L. Kieffer 教授。
5 X, J) |/ `# x' k获奖者的出色成就证明,科学界现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女性的参与,以应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等挑战。目前,癌症病例到2050年可能增加77%,全球有1/8人口受肥胖困扰,疟疾感染病例仍超过2.49亿。! L8 ]+ k* |7 o6 a6 B5 F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获奖,成为奖项创办以来第八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
- i$ c+ U1 l5 m5 `
8 Q) N/ _" D3 w" ?颜宁教授与学生工作照
, O) ]5 G8 k+ `此次向颜宁教授颁发2024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以表彰她的工作为新疗法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她揭示了众多跨膜蛋白的原子结构,这些跨膜蛋白调控着葡萄糖和多种离子等化学物质的跨膜转运。跨膜转运需要特殊的载体和通道,对于维持细胞的良好功能至关重要,出现任何异常都会导致疾病。她借助冷冻电镜这一突破性的技术——该技术能让科学家们观察跨膜通道在原子层面的成分和结构——揭示了跨膜转运的原理。由此,颜宁教授为可能导致疼痛或癫痫、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细胞功能缺失或突变提供了分子角度的解释。她的洞见为新疗法和新药物(如无成瘾性止痛药)的研发提供了明确的线索,同时也为理解药物或毒素如何作用于体内蛋白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9 h) K; m2 y2 m% D' K/ s. O5 b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 ^* o$ f7 ~4 n4 v6 B% g3 v* T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得主——罗丝·莱克(Rose Leke)教授(免疫学),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医学和生物医学学院传染病和免疫学系前主任、生物技术中心前主任。
0 w- y1 T3 K5 j; R. G) G莱克教授具备卓越的领导力,她为改善妊娠期疟疾的治疗效果做出开创性努力,并为根除脊髓灰质炎和改良非洲的疫苗接种提供支持,她还优化年轻科学家的职业发展道路。莱克博士在国家、地区及全球的影响力,对其祖国喀麦隆和全非洲的公共卫生事业具有深远意义。这些成就使她成为年轻女科学家的楷模,以及重要的教育者和扶持人。
( t, M$ ~; [7 o/ Y" Z& S& ^9 w* S5 L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得主——阿莉西亚·科瓦托夫斯基(Alicia Kowaltowski)教授(生物化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化学教授。
4 L% c' `  R6 _  }+ U! j科瓦托夫斯基教授在线粒体生物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线粒体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相当于细胞的电池”。她的研究工作对于我们了解能量代谢对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衰老的影响至关重要。其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在拉丁美洲倡导科学和推广科普的努力,极大地鼓舞着年轻科学家。
" @' {7 m; s) V) o, k北美得主——娜达·贾巴多(Nada Jabado)教授(人类遗传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儿科和人类遗传学系教授、加拿大儿科肿瘤学一级研究教席。) I; I0 @* r  `$ r  U3 Z$ S/ Z
贾巴多教授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导致侵袭性儿童脑肿瘤的基因缺陷的理解。她首次发现人类疾病中的组蛋白突变(oncohistones),引发癌症研究领域的根本性变革。通过创新研究和高效领导建立全球合作网络,贾巴多教授重塑了儿童癌症的医疗手段,推动了诊断技术和临床治疗的进步,造福了众多年轻患者。0 }+ A- C( T5 k- U- }- ?- B2 c0 Z
亚洲及太平洋得主——颜宁教授(结构生物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S$ ?( t4 r! \! ?+ }1 t2 A  T
颜宁教授发现了多种介导离子和糖跨细胞膜运输的膜蛋白原子结构,揭示了跨膜转运的原理。她的卓越研究推进了癫痫和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的相关研究,并指导了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为该领域的权威,颜博士激励着全球的女科学家,她还大力倡导研究和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2 _7 `- \. Y  d: `) v0 b
欧洲得主——热内维耶芙·阿尔姆兹尼(Geneviève Almouzni)教授(分子生物学),
* M1 Q9 C0 u+ P, q1 k法国居里研究所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 R0 g- T+ y+ \) C/ G/ x0 \
阿尔姆兹尼教授揭示了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包裹DNA的过程,她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细胞特性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如何确定以及如何被癌症破坏的理解。她在推动研究、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和鼓励女性投身科学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令人振奋。4 v5 L$ N+ d! w7 ^' b0 L% V9 S
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如今,全球科研人员中女性占比仅为1/3(33%)。此外,玻璃天花板问题仍然存在:目前仅1/4的欧洲高级科学职位由女性担任。自1901年诺贝尔科学奖设立以来,女性获奖者仅有25人。1 r6 I+ L/ C& H: ~1 N" r
在过去26年间,欧莱雅基金会和教科文组织携手合作,通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和“青年人才计划”在140多国推促进科学领域的性别平等,使女性科学家获得关注,协助打破科学领域的玻璃天花板。自 1998 年以来,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的女性比例与前一时期相比显著增加(+150%),这体现了相关行动的影响力。
" P7 S& a+ E+ ?% y; v3 U" A+ Q/ |0 t自启动以来,“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性参与科学项目”已表彰了超过4400位女科学家,包括132位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及超过4000名青年女科学家。其中,有7人后来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 g  y* `, `  V
此前已有多位中国学者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李方华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院士、香港大学任咏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弥曼院士、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胡海岚教授。
  F% i9 N8 }/ p6 i# @( b0 H" U1 V4 t' _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3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