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研究员休闲专区 Dai SQ 教授的《基金申请笔谈》-4 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2330|回复: 0
go

Dai SQ 教授的《基金申请笔谈》-4 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120 
威望
120  
包包
4255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0: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4):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8 v8 _% V; j( |/ @2 t/ j/ E5 g

9 W2 A+ p) n* W* R/ n在确定基金申请的目标和要略之后,建立阵容适当的队伍就成了关键问题。这里着重谈谈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中的筹建梯队问题。1 g# C0 R) v" b2 z0 L$ P
3 k8 U+ ]9 D# B3 S/ S$ ~
我认为,在筹建梯队时应该注意以下七点:- w3 [1 }: J, O* }. |* ^  o5 u7 i
1 青年申请者应该有一位称职的同行“军师”;
( ?2 j+ k8 o$ D- n- K' }2 中老年申请者至少应该有一两位博士帮衬;
# B9 s7 H, p4 ]3 申请者至少应该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作者;) i7 V/ j4 ?4 }7 M9 s7 |* E
4 老中青应该适当搭配,切忌只有研究生搭档;/ N: N. o" I1 y0 f3 @- q/ p
5 梯队应该有较长期的合作关系,切忌临时拼凑;
5 q% K7 a2 v4 a6 E; i3 S6 分工应明确(总体负责、实验设计、理论建模、分析计算等);
; n# `$ y5 M5 u7 d$ H7 梯队人数应该恰当,以4-8人为宜。# c3 C6 c  p0 I0 ~. h4 ^$ i, t/ {
4 J$ }& D9 g" \: n
对于原来基金项目较少的单位,建立合适的梯队很少遇到困难,但对于已经承接了大量基金项目的单位,每逢申请之时,经常遇到“名字资源危机”。基金委规定,每位副高以上的申请者只能有两个在研项目(不含重点项目),因此,新的申请者要建立足够强大的申请课题组很难达到上述要求。我所的人员申请基金就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3 _* H: S$ x; y
倘若在建立合适的梯队的问题不予解决,申请难免因“梯队力量薄弱”而遭拒。我常听到基金委的朋友说,一名申请者带2~3名研究生的梯队属于“薄弱”之列,而在申请时进行的“拉郎配”也是不可取的。) I% R. p# g; @" d
3 }3 l" B5 o  f) s1 U* [3 A8 Y: a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的具体建议是:, e1 J* e1 C( ]1 O$ ?- S
——对于自己的申请要有长期规划,平时就主动地与本院系、本校或校外的同行进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 ^5 V# H6 j+ n* l! j——各课题组对每年的申请做出合理的计划,注意考虑逐年申请的团队构成;
2 Y3 Q2 B8 c) n2 r5 E4 E7 n——每个单位的新加盟者(尤其是青年基金项目的申请者),往往不易找到合作伙伴,可以考虑请原有单位的导师或其助手做主要合作者,他们可以以个人的名义或单位的名义加盟申请;8 x1 k' u* k* Q  x# ?9 R
——在努力争取所在团队的人力支持的同时,适当地请单位外的人士加盟;如生物力学的申请人请资深医生加入梯队;有产业背景的,请工程师们参加合作;
/ {* ~$ {5 h# r6 |——已有境外合作者的申请人,可邀约他们参与申请,通常需要他们本人的认可书;
8 A+ s) ]% @8 m% ~——特别注意合作者背景与所申请的课题的相关性,至少应为研究方向相近的大同行;
& ?- G2 u" T- a——各级单位注意关于“超项”的技术性检查,以免造成申请中的不必要的挫折。在201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的第ix~x页对此有详尽规定;* n3 k8 X& z' t' W
——不要在别人的申请书里随意签名,为自己的可能的申请留足“名字资源”;
8 L& M, S2 \: g; {( K——如果同一名字出现在两份申请书上,每年工作人月数之和不能超过12;中级职称人员或研究生加盟他人申请的次数最好不超过2;9 ^% z2 m# ?. D7 d$ v- f
——在职研究生申请基金时应备好导师的认可书。
+ T4 ^8 T6 G1 I  k1 X
" W) k9 a$ ?2 s6 w应该指出的是:技术性检查是申请书进基金委后的审查第一关,绝对是六亲不认、铁面无私的,每年有几百项申请因违反技术性规定而先遭淘汰(不予送审)。我自己也吃这样的过亏。我的一位合作者原有一个项目,当年申请时在我的申请书上签了名,又在他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另一项申请,硬是“糟蹋”了两份很好的申请。- I- W7 Z" w2 s1 D2 D7 |

. ^9 n$ T7 V& w4 w至于梯队成员在项目中的分工,只要留意分工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通常不是审查重点。
7 d) u, T; a( g) I& v8 c0 Y总而言之,申请基金时应从多方面注意梯队的构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