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5961|回复: 0
go

中国科学报:低价让我们无药可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799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9: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中国科学报:低价让我们无药可医?
" {1 R9 x: J- f3 h- l9 v来源:中国科学报 / 作者: / 2016-04-13
6 f, X" L; E* E3 V9 d ; v( G# o+ k* [: Y2 W" H: N
近日,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对外公布了一组美国药物短缺数据,从抗癌药物,到普通疫苗、抗生素,157种药物均出现在短缺名单中。数据暴露出病患面临无药可医的状况,这引起各界关注。
  L3 Q7 t7 M' o, c事实上,药物短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悉,在今年5月即将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也计划首次公开讨论药物短缺问题,以寻求解决途径。
8 F& }/ p5 @3 L, Z! c群体性药物短缺凸显* u+ m0 H3 Z: q2 c7 i# [; R7 f
“药物短缺问题普遍存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稳生肯定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 C3 |  J$ |3 v8 o) J据了解,目前我国多种药物存在短缺现象,这其中包含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药物和抢救性药物。- R' c: M" l9 o- u/ ?$ x% J
“如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专门治疗甲亢病药物甲巯咪唑、抗过敏药物苯海拉明、治疗偏头痛药物麦角胺咖啡因、治疗癫痫病药物苯巴比妥等。”郑稳生举例说。" Z& M( n8 x8 W; e( q  o/ ~6 D, C8 U5 t
除此之外,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以及特殊生产工艺或流程的药品也同样面临着供应不足的情况,其中“儿童、老年、妇女等特定人群疾病用药问题尤为突出”。
5 g+ A( _# J& Z% a从目前情况来看,药物短缺不仅是波及某类疾病患者的个别现象,甚至有可能成为涉及较大患者群体的“群体性短药事件”。
3 A( X' I! d8 L* X% ~( J- S6 y( Z郑稳生说:“某些药品的短缺会对临床抢救带来困难和不便,影响患者用药,长期短缺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c8 z& T7 \! ]+ ~
上海盟科医药技术公司创始人、旅美华人科学家袁征宇对上述观点表示了认同,他指出,目前所匮乏的药品,一类是利润非常低的低端药物;而另一类则是高端药物,治疗重大疾病的临床急需药物。而这些药物短缺的背后,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因素。
3 I, w. P# Y. D" N6 l" v低价或是药物短缺诱因6 T, Q5 V) b9 h6 K" f- F( X: _* v
药物短缺由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及药品产业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这其中有药物原料供应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但价格和审批流程却是其中不可回避的两大主要因素。
- @7 G. ?; A8 Z6 x' _) @“赚钱的药有人生产,不赚钱的没人生产。”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俞强一语道破了价格低廉药物短缺的原因。% M0 I% q0 T$ B$ ?: Q- W
在俞强看来,这部分药物短缺与逐利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他指出,这部分药物在专利未失效前,只有部分厂家可以生产,所以价格较高,但专利失效后,生产厂家变多,市场竞争致使药物价格回落,利润减少。
1 C5 \" r2 C2 o" l! V6 u' {9 f% c“长期连续的药品降价政策推动并加剧了我国基本药物市场短缺,药品降价的压力最终还须由药企来承担,原材料、生产设备等技术性因素会造成药品短缺。”郑稳生告诉记者,短缺的基本药物的市场无法得到保障,在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情况下,药企选择放弃生产此类药物,最终导致一些基本药物在市场上消失。8 F- T3 a+ \. ~: \( @
新研制药物因审批漫长而难面世的情况,也是造成药物短缺的另一因素。俞强告诉记者,药物审批担负着艰巨的责任,直接与病人生命相关,新研制的药物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鉴别,审批起来也更须谨慎。审批机构本着负责的态度谨慎审批无可厚非,但却无形中加剧了药物短缺。
! s3 _* Q1 l6 ?# `' t市场调节应与政府干预并行5 f9 q- r/ T* s  t
“药物短缺,特别是一些重大疾病药物短缺,会威胁病人生命。比如,控制感染的药物一旦短缺,在72小时内不能有效控制感染,病人就会很危险。”袁征宇说。% }4 U6 t) w9 ~; F, L
另一方面,面临药物短缺的患者及家属,在当地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获得药物的情况下,会通过诸如药品“黑市”等非正规途径寻求药物,但类似渠道所获得的药物质量无法保证,甚至会适得其反影响病患健康。/ c; P; ~/ h% j8 T& x. X% Q6 [
因而,无论是基础药物还是重大疾病药物,都迫切地需要寻找到新的途径和措施,缓解所面临的药品短缺现状。! t% Y) b6 _4 D2 P. K( \  m3 l
俞强认为,实际操作上,一方面国家应当尽量加快药物审批流程,以促进新研制药物的问世。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价格低廉的药物,政府给予药企补贴鼓励其坚持生产,也是必要的手段。
3 p0 Z, N/ X7 D除此之外,在郑稳生看来,解决药物短缺问题还应当从国家机制保障层面作出相应调整。
. t) s$ W9 ?! P+ b1 t6 r8 t: C“药物短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积极干预予以缓解。”郑稳生说。
3 a  r6 L' m- \5 M% Y( w3 ^郑稳生表示,通过市场手段,从应对药品短缺的机构设置、发现机制、处理机制及药品退出机制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管理措施。而政府层面,应当建立药品短缺的相应制度,把药品短缺管理上升到国家层面,建立关键药物的国家储备,完善药品供应和储备体制。
0 |5 m8 Z' W8 P& b
  t: P8 n9 |3 k1 S7 H) C0 {" ?; j/ c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9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