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693|回复: 0
go

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新机制发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786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新机制发现( Q1 e7 S9 C2 o' T8 B0 Q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 / 2016-01-15
( B' n; U* A* S: b& i. k1 z, T0 u , `$ P1 M' e2 i
我国科学家在埃博拉病毒研究上又获新进展。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领导的团队,在世界上首先从分子层面解释了埃博拉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细胞的,这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靶点。相关论文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上。
, P1 S  }8 {/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被发现,至今已有40年。以前的科学家已经发现,埃博拉病毒是一类囊膜病毒,其对宿主的入侵分为两个重要步骤,首先是病毒粘附到宿主细胞膜表面,然后是病毒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内部,形成内吞体,在内吞体内,病毒发生膜融合过程,释放自身遗传物质。3 [8 f0 C8 N1 {6 q& i. A' [
高福团队进一步探索了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在内吞体里发生的入侵机制。人体细胞把埃博拉病毒内吞进去后,埃博拉病毒表面糖蛋白与内吞体膜上的物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够激发病毒的外膜与内吞体的膜发生融合,而一旦融合,埃博拉病毒就能释放自己的遗传物质,从而实现对人体细胞的感染过程。" t* a" `- r0 _) i4 U% I. d
高福团队搞清了埃博拉病毒的膜与内吞体的膜是怎样融合的,在分子水平上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第五种机制)。这种新机制与之前病毒学家们熟知的四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大为不同,因而这个新发现是近年来国际病毒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
/ s: }2 s/ z! E/ ^& V9 U4 P高福告诉记者,这一重大发现预示着人类有可能针对埃博拉病毒的膜融合特点,设计相应的抑制剂,以阻断埃博拉病毒的入侵过程,从而治疗或预防埃博拉病毒。“这项研究为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 ]7 T( {) i* N* k7 K6 N; r

; t1 @+ b9 F- M2 d! S+ Y% _/ ?4 z4 c% h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8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