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干细胞与合成生物学专区 再生医学新突破,“纳米针”原型在小鼠体内生成新血管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4760|回复: 0
go

再生医学新突破,“纳米针”原型在小鼠体内生成新血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731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4: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再生医学新突破,“纳米针”原型在小鼠体内生成新血管: X8 L! ]4 D# c6 H
作者:   来源:译言网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4-10   
/ H/ d$ D" |% K* d+ T  - T, z1 o- {5 }9 `
人体细胞(绿)和纳米针(黄),细胞核内注射了DNA(蓝)。图片利用光学显微镜采集。( ^6 n: P! R- o  A' q
来自伦敦帝国学院和美国休斯敦卫理公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希望,纳米针技术最终能协助损坏的器官和神经修复自身,并促进移植器官健康存活。8 Q! A$ u7 F4 `  u: e! }
通过运输核酸到特定区域,纳米针发挥其作用。核酸编码、传输并表达了遗传信息,是所有活的生物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科学家正在探索路径,以求利用核酸重编码细胞,实现不同的功能。# G+ c  q# F5 `! H. F( ]( t4 S% s
这些纳米针体型微小,结构多孔,像海绵一样,比实心结构可负载明显更多的核酸,因此在传输有效负载时更有效率。纳米针能绕过细胞的外膜,穿透细胞,从而实现传输核酸而不损伤或杀死细胞。由于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硅来制作纳米针,所以其可被留在体内而不会导致有毒残留。大约两天内硅就会降解,留下的仅仅是数量少到可忽略不计的无害物质,即原硅酸。
; j6 R6 c- F* B: P" O在发表于《自然•材料》【1】的论文中【2】,利用纳米针,该研究组在实验室内试图将DNA和siRNA两种核酸传输到人体细胞里。此外,他们还可以把核酸运送到小鼠的背肌里。七天之后,小鼠背肌中新血管的生成增加了6倍,而生成血管的过程持续了接下来的14天。整个过程中并未导致炎症反应或其它有害的副作用。+ H: `! i$ u" ~
若有一天,利用纳米针,科学家能在人体内协助促进新血管再生,还能提供移植器官或人造器官,并使之与身体的其余部分产生必需的联系,从而能正常发挥作用且发生排斥反应的可能性最小,那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
3 z! ?$ A7 o9 Q* m1 `3 @“与现有的将遗传物质运输到细胞和组织的技术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纳米医学部共同主席Ennio Tasciotti说,“获得进入细胞质的直接通道后,我们已经能完成效率高得难以置信的基因重编码。这让我们可以对每位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为我们提供了传感、诊断和治疗上的无限可能。而这一切都多亏了这小小的结构,它小到头发丝的千分之一。”
- \7 o  n' H/ l9 Y来自伦敦帝国学院材料系与生物工程系的共同通讯作者,Molly Stevens教授说:“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现在依然还是非常初级的阶段,但在小鼠试验上纳米针获得的成功,让我们很高兴。未来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人体试验也还没有进行,但我们相信,纳米针协助身体自我修复拥有巨大的潜力。”
4 ^7 _2 \# [1 X7 ]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制一种类似于弹性绷带的材料,可纳入多根纳米针。这个想法的目的是将其用于身体的不同部分,不论在体内亦或体表,都可以运载必要的核酸,去进行修复并重编码细胞。
1 t4 F! y+ h& c' Z- e2 r1 b来自材料系的Ciro Chiappini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他补充道:“如果我们能驾驭核酸的能力,使之执行专门的任务,再生遗失机能之路就将畅通无阻。未来,医生也许能把这样的弹性绷带用于严重烧伤的皮肤,去重编码细胞,从而用功能组织来治愈烧伤,而不会留下伤疤。或者,我们可能会看到,外科医生首先把这种纳米针绷带用在受影响的区域内,以促使这些新器官和移植物在体内的健康整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初步尝试看起来颇有前途。”
$ |; O5 C8 q8 e+ E" C5 y新闻来源:
" q/ S- u- \. M6 l3 h! L以上新闻基于伦敦帝国学院提供的资料。原文由Colin Smith写成。注意:由于内容和长度原因,资料可能被编辑过。
! o9 {* y$ h6 D% ^$ p6 c7 p【1】Nature Materials,自然杂志《Nature》的一本子刊,刊登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5 |* u: Y$ G  V) z+ g( w. N; x
【2】该论文详见2015年3月的《自然•材料》。2 p5 S! o- S9 \; T6 o- `* a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3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