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心血管顶级期刊:50 万人随访 12 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健康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6302|回复: 0
go

心血管顶级期刊:50 万人随访 12 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健康的胖子可能并不存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810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5: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心血管顶级期刊:醒醒吧,别骗自己了。。50 万人随访 12 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健康的胖子可能并不存在. i4 s7 X8 t  S! ]2 G0 R" k
来源:奇点网 / 作者:王舒 / 2017-08-25" U* c' |6 A; y4 A. A; `
夏天已过,有些身体健康没毛病、没三高的人又开始考虑贴秋膘,准备健健康康肥肥胖胖暖暖和和地过冬了!
' L1 g, s7 O) D) p不过,在准备贴秋膘之前,我们应该好好看看伦敦帝国学院等 36 个研究机构联合做的一个史上最大的肥胖与心脏病的临床研究,这个大型的临床研究跨越 12 年,涉及欧洲 10 国的 52 万人。% G- D+ _; N: i1 R  o* p% Z
研究人员最后发现,与代谢和体重都正常的人相比,体重正常代谢不正常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115%;体重超重代谢不正常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133%;肥胖且代谢不正常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154%。5 L, J/ c. \! K& I4 F3 c

5 O3 ]' U" q. H4 O什么叫代谢不正常呢?就是高血压、高血甘油三酯、高血糖、腰围粗,以及高密度胆固醇水平低,只要占 3 个及以上,就是代谢不正常。这么一看,上面的数据还是很好理解的。, X) N7 M+ p6 p( k. I/ X' s
但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前面都是废话)研究人员还发现,与代谢和体重都正常的人相比,代谢正常但超重和代谢正常但肥胖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也分别增加了 26% 和 28%。Camille Lassale 博士领衔的这项研究刊登在心血管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上 [1]。
2 l+ I8 g, Q: l: }这就有意思了。说好的健康的胖子呢?说好的贴秋膘,欢欢喜喜过新年呢?
. T* m, F, a. f6 T$ a+ z1 G! s- {
( c3 r  B* O# h0 q5 {Camille Lassale 博士  [* w4 ~* C9 P3 I
伦敦帝国学院公共健康的 Ioanna Tzoulaki 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从此应该没有『健康的胖子』这个概念了。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这个胖子正去往不健康的路上。」' b5 n/ ]' ~6 F& P! {* O% f" F8 n; A) j
其实,自 20 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开始,由于传染病和营养缺乏得到大幅改善,肥胖转而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早在 1966 年,英国就成立了「肥胖协会」[2]; 到今天,不仅有「世界肥胖联合会」专门关注此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还在 2015 年时,将每年的 10 月 11 号定为「世界肥胖日」,呼吁大家关注体重,减少健康问题 [3]。
1 \) \4 p- S0 F2 B2 J% @6 G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 年全世界就有 39% 的女性和 38% 的男性(18 岁及以上)超重,并且 15% 的女性及 11% 的男性肥胖。这意味着,在 2014 年全世界就有近 20 亿名成年人超重,其中一半以上,也就是十亿成年人肥胖。而在过去的 40 年中,超重和肥胖这两个数据都在持续增长 [4]。
* F! t! X5 P. ?% j; g% u/ A, p7 ]- s3 C
2014 年世界肥胖比率分布,图片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
2 M) m3 _4 Q, d! g这些数据对奇点糕来说,可谓是相当震惊了。毕竟我们都知道,当体内储存太多脂肪时,体内的一些代谢也会发生变化,这包括了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和血脂升高等。因此,肥胖成了是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黄金搭档」[5]。
3 g. |4 Z2 O. a0 N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像奇点糕这样紧张,大部分人对超重还是很乐观的。「肥胖界」甚至还流行着这样一句互相安慰的玩笑话:「我多脂、超重、吃高热量的食物,但我健康。」- D  O# ?1 e4 E$ s8 B" L# x  j& A& Z
神奇的是,这句玩笑话,不是空穴来风的。过去曾有研究显示,有一部分超重的人,虽然脂肪量过高,体脂比例超标,但体内代谢健康正常,没有三高,俗称「三不高」[6] 。学术界把这类人被称为「代谢健康型肥胖」,而大众媒体把这部分人叫做「健康的胖子」[7]。
9 X2 L2 a% D7 g6 w9 R2 L1 E7 ?( j/ A
奇点糕也很纳闷啊。难道这些胖子就因为代谢正常,没有三高,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与正常人一样?这简直太不公平了。让那些常年与自己死磕减肥的人如何自处啊?
9 L# ^) V/ u! Z* f! g真有「健康的胖子」吗?毕竟之前的研究样本量不够大,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Lassale 博士不仅心中有疑问,人家还有行动。为了挑战「代谢健康型肥胖」的假说,她领导了这项迄今为止最大的同类研究。
% l2 H+ w5 L& D+ G: [0 g她们对涵盖了 10 个欧洲国家,52 万人的「欧洲癌症和营养研究前瞻性调查研究——心血管疾病(EPIC-CVD)」的队列进行了案例分析 [8]。在 12.2 年的中位随访中,研究者共记录了 7637 例冠心病的病例。随后,他们又在 EPIC 案例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 10000 多人作为对照组。  x7 ]7 Z; `/ ]+ e4 g
4 a' x8 F* e. i8 D8 W
为了精准测试,研究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定义肥胖,超重以及正常体重。BMI 大于 30 的为肥胖,在 25 至 30 之间的为超重,而在 18.5 至 25 之间的则是正常体重 [9]。 对照组平均的 BMI 是 26.1,平均年龄为 53.6 岁,其中超过一半是女性(63%)。
" @1 s: a6 p; _5 V6 L同时,他们依据国际肥胖研究协会,将「代谢失调」定义为拥有以下 3 个及 3 个以上指标: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高血糖症和腰围粗(男性超过 94cm,女性超过 80cm)[10]。
6 Y. D% r4 |/ z5 G' U/ a结果出乎意料,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食,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及其他生活方式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和代谢健康体重正常的人群相比,那些被列为「代谢失调」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翻了一倍以上,无论他们的体重是正常、超重还是肥胖。
4 F$ i2 z' a+ s4 e5 H& g+ V. q  v" W2 V
同时,分析还显示,即便是处于代谢健康的群体中,由于体重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显着差异。研究发现,与正常体重相比,分类为代谢健康但超重人群得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 26%,而代谢健康但肥胖的人群风险增加了 28%。
4 A: q5 _% L$ L, |, |也就是说,无论 BMI 如何,代谢不正常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都高于正常的人;同样的,无论代谢正常与否,BMI 过高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也高于 BMI 正常的人。0 @. ^3 Q. [$ D1 J: p3 [( M  h
Lassale 博士表示,「就研究结果来说,尽管『代谢健康型肥胖』的人群表面上是健康的,但是和那些体重正常的对照组相比,超重组患心脏病的风险仍然增加了。我们的研究挑战了『健康肥胖』的概念。」
3 S0 {+ ?; j: _  t' y& a( C
' ~! _$ Q0 W+ d研究人员们认为,超重本身可能不会直接增加心脏病的风险,而是间接地通过其他的机制(如血压升高和高浓度的葡萄糖)增加了风险。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了确保公众健康,全世界的人都需要预防和治疗肥胖 [11]。
0 b$ E# A4 I. x$ b' x( x如此看来,「肥胖但健康」这个说辞只是一个神话,奇点糕还是希望大家把目标设定为,在健康范围内保持体重。如果今年「变闪电」的愿望没有达成,来年继续努力也是可以的。
5 m  ]/ Y; [, S; Z" p& ^# M2 [0 t3 t参考文献:) B8 ]3 o( }. t
[1] Camille Lassal,Separate and combined associations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health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pan-European case-cohort analysis,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7) 00, 1–12
1 e8 F  w$ h5 F* S6 k[2] http://www.worldobesity.org/who-we-are/history/
# h$ T  B  L: C$ q5 u5 o[3] http://www.obesityday.worldobesity.org/
: c4 P! h. n: e) c% N5 O[4] http://www.who.int/gho/ncd/risk_factors/overweight_text/en/
' R6 e) q/ e( L8 C[5] Lu Y, Hajifathalian K, Ezzati M, Woodward M, Rimm EB, Danaei G. Metabolic mediators of the effects of body-mass index,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coro- 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 pooled analysis of 97 prospective cohorts with 1.8 million participants. Lancet 2014;383:970–983.
5 R5 I9 c0 I6 M% q[6] Phillips, C. M., & Perry, I. J. (2013). Does inflammation determine metabolic health status in obese and nonobese adult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98(10), E1610-E1619." [! @+ I  |8 P6 Y
[7] Phillips CM.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definitions, determinants and clinical . implications.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13;14:219–227.( L* n. I% e5 P
[8] Riboli E, Kaaks R. The EPIC Project: rationale and study design. European .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Int J Epidemiol 1997; . 26(Suppl. 1):S6–11 l6 e( o4 l% p8 D4 b# X
[9] WHO.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 2000;894:i–253.
6 H' U4 u7 X( D[10] Alberti KG, Eckel RH, Grundy SM, Zimmet PZ, Cleeman JI, Donato KA, Fruchart JC, James WP, Loria CM, Smith SC Jr. Harmonizing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 joint interim stat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Task Force 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World Heart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an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Circulation 2009;120:1640–1645.
2 R0 B' A1 y/ h6 ^! X# ~+ n[11]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17, August 15). 'Fat but fit'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heart diseas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ugust 22, 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8/170815095202.htm# ~- X: W* L+ J; D, c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0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