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惊!取消了973计划、863计划,以后科研怎么办?为您详细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8908|回复: 0
go

惊!取消了973计划、863计划,以后科研怎么办?为您详细解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103 
威望
103  
包包
163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973计划、863计划都取消了,以后科研怎么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 c: [7 t+ C) C! r7 V: ]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自2014年底全面启动以来,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部署改革任务,推动改革落实,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成效初显。其中,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2016年2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的指南发布,这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L' q; Q0 [' r' J# N" |
  n- T; A; X0 A1 ?- P/ V+ y
科技计划那么复杂,是不是有点傻傻分不清楚?小邦从中国科技网看到现在这篇文章, 一起来看看详细解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v; p+ J6 p  C* _1 S# o9 i5 B, V9 B0 H3 _& L8 i
5 @% u3 X$ I# A' j
①为什么要进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
1 L! o. c+ P9 e- p! u' o' e5 @- D3 t: v9 z
: T9 V8 J5 _$ S) e9 Z6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科技计划引领带动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重大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解决原有计划体系日益突出的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 d+ I4 x" r' X' M②改革进展如何?* E8 ?: r( n+ P) P$ r, G, F7 w
按照2014年国发64号文的要求,改革的全部主体任务要在2014-2016年三年改革过渡期内完成。目前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已经初步形成,它包括“一个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统”:一个制度是指部际联席会议,已成为凝聚共识、协商决策的重要平台。三根支柱包括:特邀咨评委,已开始发挥重要的战略咨询作用;专业机构,首批7家机构已经启动改建并准备承接项目管理职能;“全程嵌入式”监督和评估体系正在形成。一套系统是指: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始面向科技界提供服务。
8 G/ n# O! c. V# j$ K& ]/ z③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钱变少了吗?9 E3 _0 Z8 q& H( z. T& u3 M& K  ^

7 z& ]: [  q1 s7 W科技计划的整合不是“为整合而整合”,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全链条、一体化设计,不会因为科技计划的优化整合而减少财政科技投入,相反会加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稳定经费支持和基础研究投入。8 T$ a8 s0 S: b
④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有哪些?
) C: ~$ |& J3 O5 y, M按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以及科技创新呈现出的新态势新特征,已将原有的100多个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整合成五大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前已正式启动,其它各类计划也在分别展开。
: U. N3 Q. M1 d7 c2 o% l( M4 S; e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怎么来的?( U' r8 i. N7 d. U" p

7 f! s5 M4 q) U8 f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原有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
4 q" V0 E  i- u+ U6 n3 {) u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定位是什么?' V6 H5 _" w6 t4 C% h
该计划定位为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 F  y2 m) M# L% ]0 W⑦新的项目形成机制和管理流程是什么样的?$ T3 |$ v! D4 `" f) b
; v$ C- x) x$ J# N. `& |
主要环节为:征集科技需求,凝练形成任务方向,编制各专项实施方案,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咨询评议,部际联席会议审议布局并按程序报批,编制发布年度项目指南,专业机构开展申报受理、评审立项、检查验收等过程管理。监督评估工作贯穿全部流程。3 W; M$ g1 p/ D6 X8 w7 _) N" n
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规模如何?
; Z& j& D* e  w5 C& ^# r% w2 X1 }- C* C2 V/ B( Z9 A9 H6 m$ O
综合考虑部门共识度、领域科技发展均衡性以及中央财政能力,目前形成了59个重点专项的总体布局和优先启动36个重点专项的相关建议,经国家科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得到国务院批准。% C9 i( D1 i9 a7 G; h/ _9 [
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申报和评审方面有何创新?7 j* g% C% a) G* M! J" p$ v) m9 D
( ~( y1 I. M3 K/ i, |" Z8 r
一是“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的申报评审方式。在前期试点重点专项工作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实行“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申报方式,即先由项目申报者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经过首轮专家评审后,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请项目申报者再提交详细的正式申报书,进入答辩评审。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避免了不必要的申报准备工作。
2 V; r7 m4 r1 w. t  {& x) \* T5 h9 z6 d0 H$ ~/ _2 F# w- n+ D
二是一个指南方向不限定支持一个项目。科技创新具有研发路径和技术路线多元化的特征。为降低创新风险、优化科技发展布局,在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有不同技术路线、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申报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在项目执行中按期严格评估,及时调整聚焦。! x7 E% z. B7 P0 `& N+ E9 N
" P0 s" l$ k3 |' ~' ?
三是对于合理确定项目体量,对项目下设课题数和参与单位数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要求研究重点突出,考核指标明确,项目下设的研究任务紧密联系,分工衔接,形成有机整体;不同目标、不同品种、不相关的任务,不能强行组合成一个项目。同时,为提高项目部署中各研发任务间协调衔接的效率和效益,对项目下设课题数和参与单位数提出明确要求,合理规划项目体量。
; j# F" T; n7 L. n
, F! d; M# o# C/ B四是加快进行首批7家专业机构的全面改建,做好申报受理准备。将按委托协议和相关制度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管理,围绕项目管理需要开展全面改建,提高服务意识,规范管理流程,将从项目申报受理开始,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 p) U! J" u4 r1 o( F% R& n4 N* [% t0 B! a" K
五是在主动公开信息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在发布重点专项申报指南时,同步公布指南编写专家组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形式审查责任人等,力求在项目管理源头就公开透明、责任明确。同时,结合前期6个试点重点专项的申报组织工作经验,整理了项目申报常见问题答疑,将与指南一起公布到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方便申报者查阅、解惑,高效率准备申报材料,节约时间精力。
$ C* h: W# m0 V5 J* W1 Q+ t2 y7 I6 _- r) A, |
六是在整个项目形成、申报、评审过程中,已经并将继续严格执行专家回避制度。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请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请和评审相关的重点专项项目;项目评审专家在遴选和具体评审中,也严格执行相关回避条件和要求,将“运动员”和“裁判员”彻底分开。
/ B" H( J# b0 D+ C$ w) d⑩政府不再具体管理项目了,专业机构会不会权力太大了?
( P4 B6 o% r6 g0 `
0 T( Y5 J3 w& F" r; j9 f+ ]8 Z# e政府决定的是“做什么”,专业机构决定的是“怎么做”。比如专业机构进行项目评审时,并非随意指定专家,而必须从国家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符合要求的专家。首批7家专业机构已经启动改建并准备承接项目管理职能,这7家机构来自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卫计委等下属事业单位,将提高服务意识,规范管理流程,从项目申报受理开始,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