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人类首次隔离出单个人类血液干细胞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7256|回复: 0
go

人类首次隔离出单个人类血液干细胞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75 
威望
475  
包包
3248  

金话筒 优秀版主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3:23 |显示全部帖子 |倒序浏览 |打印
    摘要: 在干细胞被发现50年后,加拿大科学家最近才首次隔离出单个人类血液干细胞,其能让整个血液系统再生。最新突破能让科学家更有效地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相关研究将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 X# A1 q7 A1 L9 i3 v; n

# p. @) z+ U/ {
1 s! g: Z; ?6 y  `! A" Q    本报讯(记者刘霞)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0日(北京时间)报道,在干细胞被发现50年后,加拿大科学家最近才首次隔离出单个人类血液干细胞,其能让整个血液系统再生。最新突破能让科学家更有效地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相关研究将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O! E* G9 P( z: Q* l! _- s( `, Y  P) l8 o( N8 M& B* A2 z! @8 n( a4 o
    领导该研究的加拿大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首席教授约翰·迪克表示,他们最新隔离出的这个单细胞能制造出整个血液系统,这是干细胞在临床应用领域发挥其最大潜能的关键。% x/ l6 \7 ~, P

" j* B" X5 u' E( Z$ r: N- h: ^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1961年,多伦多大学的欧内斯特·迈克库鲁奇与詹姆斯·蒂尔首先开始了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他们证实,血液细胞均来自一种造血干细胞,并确定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潜能。随后,科学家们开始使用干细胞对血癌病人进行骨髓移植,这是迄今为止再生医学领域最成功的临床应用,每年都让数千人受益。* Z, n& p( o8 o
* }0 a" ^1 A# f7 {6 J/ F
    尽管科学家们已开始利用在脐带血中发现的干细胞,然而对很多病人来说,单个捐赠样本并不够用,因此,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单个纯净的干细胞这一宝藏,在将单个干细胞移植入人体之前,可在培养皿中对其进行控制和扩展。最新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们制造出足够多的干细胞以用于更多临床,并进一步实现再生医学的各种美好愿景。0 R" T% n0 {0 s
4 |; V1 p% k9 J7 Q& q) \; t) x
    最新研究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科学家们使用了高科技的流式细胞技术(FFCT),其是一种可对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进行快速测量的新型分析技术和分选技术,该技术使科学家能快速地将数百万个血液细胞挑选、筛选并提炼成有意义的二进制文件,以便对其进行分析。现在,干细胞科学家能标识出引导“普通”干细胞如何表现和持续的分子开关,也能描述出将普通干细胞与所有其他血液细胞区别开的核心属性。+ D8 }4 v0 ^# j3 }" k% \

% @2 ^% g3 c9 u  r    自从1988年迪克首次将血液干细胞移植入罹患免疫缺陷的老鼠体内以研究人类的血液干细胞(该研究也发表于《科学》杂志)开始,他的目标就是隔离出单个人类干细胞,借助不断研发出的新技术,他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
4 N" n5 f$ i& `$ l8 a. F3 e
6 R5 e1 u2 T/ ]$ N* K: f" p9 @    总编辑圈点
. ?, @( u7 N* W/ L5 r
+ |# z, i; E1 x% f5 m+ j    在血液里可以找到造血干细胞,但太稀少。想筛选出造血干细胞,好比在干草堆里寻一根针。一旦人们分离出了单个造血干细胞,就可能由此培育出一整套血液系统,白血病之类顽症便有望退出绝症的名单。加拿大科学家的成就,为各种血液病患者点燃了希望。这次科学家使用的流式细胞技术,居然能分辨单个细胞的不同,让人惊叹。联想到纳米医疗机器人等精细手段,细胞级医疗时代的到来,似乎已近在咫尺。; \$ k% ]7 N* b8 l# ]8 r

% |- ^, C# M5 r3 s+ ^3 _0 w * T; A! _+ j# _1 I8 G* z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7 14:2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