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3738|回复: 0
go

肿瘤干细胞:癌症治疗新靶标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9:22 |显示全部帖子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1-5-23 22:18 编辑 - Z5 M( o- J! ?3 q
& L+ x, _# J! W  f* Z/ P: S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对于多数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可采用化疗、放射疗法及生物免疫治疗等方法来杀死大部分肿瘤细胞,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肿瘤。近年来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学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在乳腺癌、脑肿瘤、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皮肤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都成功分离出了肿瘤干细胞。5月19-20日,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健康所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英癌症生物学前沿研讨会上,生物谷通讯员聆听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Ludwig癌症研究所的Colin R Goding博士关于肿瘤干细胞(CSC)学说的最新进展。
8 K0 r) k8 K8 M/ M. z6 U9 ^3 @( U1 F- X5 ]- Q% m
肿瘤干细胞(CSC/TSC)的概念于2001年被正式提出。Colin R Goding在报告中介绍了肿瘤干细胞具有四个重要特征:1、自我更新的能力。自我更新能力是肿瘤干细胞保持分化为前体细胞的能力。2、多分化潜能。多分化潜能使肿瘤干细胞能够产生不同分化程度的子代肿瘤细胞,在体内形成新的肿瘤。同一肿瘤组织中,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较低,而分化差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3、高增值能力。大量实验表明,CSC/TSC比普通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增值能力。4、耐药性。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干细胞细胞膜上多数表达ABC转运体家族膜蛋白,能够运输并排出代谢产物,药物等物质,使得许多对肿瘤非干细胞具有抑制或杀伤作用的化疗药物在肿瘤干细胞上发挥不了杀伤作用,或作用明显减弱。
5 S" Y# E7 d( E3 M* I0 N, G5 b0 U
Colin R Goding还指出,在黑色素瘤的研究模型中发现了大量的证据支持了肿瘤干细胞学说,黑色素瘤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表型转换的驱动,而这种表型转换则是由于基因损伤导致细胞对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过于敏感所致。虽然在肿瘤内的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都可能会出现细胞分化,增殖或侵袭表型,但是表性转换的能力意味着大多数细胞能具有干细胞类似的特性。纵观黑色素瘤中支持表性转换的分子事件,强调了在产生、保持和活化黑色素瘤干细胞的过程中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增殖和入侵潜能的相反关系。
" H; i. p/ {2 O" G6 @- |5 S' P" }! H% f/ g" C  q* `3 a4 J/ p% w! ^
Colin R Goding还提出了黑色素瘤中的表型转换,尤其是调节Mitf的表达的信号事件,对于根除治疗耐受性的黑色素瘤干细胞来说是一个新的治疗方向或机会。6 A! a* N: j- H6 J1 J2 Y3 s
& ?7 e9 Z4 s, Q
生物谷通讯员还了解到肿瘤干细胞的存活依赖其微环境, 微环境对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都有调节功能,并抵抗过多的干细胞产生,从而避免癌症的发生。肿瘤干细胞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肿瘤干细胞微环境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 x3 t( C4 |" c6 L

* B  s1 P% C& k( d尽管CSC/TSC的发现使人们对肿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距离彻底治愈肿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肿瘤诊断方面要继续寻求肿瘤干细胞独特的标志物,在治疗方面要找到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靶点,这样才能更快的治愈肿瘤,战胜癌症。(生物谷Bioon.com)2 t2 A3 d% r+ u0 s& t
# {# G9 m/ a: U: a1 ], a. z0 z: t
2 H; e) ]5 {0 z
  h5 m. v3 Z' n, O  T2 ^
: {" ^( `0 ~1 k6 x
Colin R Goding博士正在演讲《肿瘤干细胞和表型转换:来自黑色素瘤的经验》
% \' n) [' i( K- c5 n
4 x# g3 t# |; a5 C2 S7 \3 b/ O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5 17:59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