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标题: 2011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周琪:中国在干细胞政策上是国际的先行者 [打印本页]

作者: 细胞海洋    时间: 2011-9-29 00:58     标题: 2011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周琪:中国在干细胞政策上是国际的先行者

# `  e5 _' S' ^
/ W% S9 ~% }3 [1 R- z- y
6 W! E! j! k* R" @% E$ r
和讯网消息 2011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9月28日-9月30日举行。和讯网全程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周琪表示过去这些年中国十年间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很多政策,中国在干细胞政策上是国际的先行者。  - {; ]& |' V. u' c0 B8 y7 |! _5 \

. w0 d5 E4 \2 I" z( Z) v+ m    以下为文字实录:
; `8 n( x3 m, B/ G* y' n: ^8 k" V) ~

9 c+ s5 g/ }' N9 o( l周琪: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非常开心。今天主要讲的内容包括干细胞,刚才我还很感兴趣注意到陈霖教授介绍第六次技术革命,这个革命如果追随很早就开始了。其他的一些现象包括小动物的再生给了我们很多希望,对于疾病和肢体的残缺如何进一步的改善。大家想想所有的细胞成千上万的细胞来自于一个细胞,我们有没有可能想一想这些细胞本质上是一样的,有没有可能想一想这些细胞有可能有一天变得像受精卵一样发育成个体,这个就是我们在干细胞领域里讨论的一些问题,刚才看到很小的影片如果用人的胚胎发育模式更为清楚。
5 y/ h/ V* M" ?6 y
! [# @! _. ^& z  早期发育从胚胎里从内细胞团分离出来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在体外扩充,第二个是分化到无穷无尽,这就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感兴趣的原因。我们现在想干的是什么?我们能干的是什么?我们希望人这一辈子从开始到生命的终结能不能把时钟倒回来,有什么具体的办法?真正有作用的是细胞核移植,第二个是HMP细胞。最早的概念是38年德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在整个的研究过程里面最优名的动物是多利羊,在这个研究的历程城里面,有一个是大家需要关注的,在63年的时候我们国家著名的童比周先生克隆鱼,其中有一支是秦鹏春和他的弟子。在统计关于体细胞移植的时候,红色都是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的,如果算上克隆猪,我们有四个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在国外的实验室完成的,所有这些从事的最早的体细胞动物克隆的科学家都是来自同一个学校,这个过程是什么?当我们开展了这么多无性繁殖这些和干细胞有什么关系?
/ X& s' O+ G$ ?3 q) d0 A) h& H* s$ T6 V
  这是小鼠的克隆胚胎,它和正常的哺乳动物胚胎一样,一个长两个,两个变四个,进一步的发育长到囊胚腔出现,如果放在干细胞的培养液里面,很快就形成一个团,这个团就是最初期的团,这些胚胎已经开始变形,这个击落里面有一部分凋亡,维持下来的细胞最终长成所谓的胚胎干细胞,这个过程里面在动物里面叫治疗性克隆。真正的转换不是是拿老鼠的细胞,大家关注的是人的治疗性克隆是不是可行,今天我的报告里面如果没有指明都是来自我自己的实验室。人的治疗性克隆在05年06年的时候还是非常热的,所以大家看到的关于人的治疗性克隆的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对人治疗克隆走的最远一次。这些工作为什么?我们总结了治疗性克隆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最大的根源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卵母细胞。
7 k) x/ \  U" L8 ^4 Z+ u" n
8 x7 f+ k3 _# D5 d  国际上对于干细胞的关注持续升温,去年2010天日本的发明IPS的(英文)获奖呼声最多,我们如果不能够回答干细胞的生成的机制,如果不能应用于临床,这个没有达到目的。我们回答的问题是这些IPS细胞是干细胞,这些工作在我们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各个实验室基本上证明不能够发育,利用治疗性克隆大幅度改进了IPS的流程,我们在很短时间内进一步的检验,这个工作持续了两年时间,在08年10月份证明IPS可以发育成一个个体。所以这个工作在发表以后,国际上评价我们这个老鼠名字叫“小小”,国际上评价是小小虽小,但是价值很大。所以作为一个城市动物克隆这样实验室,起步从动物克隆找到了一个替代克隆的技术这是所有包括我的学生很开心的事情。
6 u, j. g# i- y( L
# E1 F' j3 @/ ~0 l- F; u/ |! E2 \  过去这些年中国十年间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很多政策,中国在政策上国际的先行者,中国积极的倡导干细胞的临床会议,在干细胞组织里这个会议是我们建议并主持的,就在北京饭店,我们在08年开了第一次国际干细胞研讨会,这些文件正在形成,而且过去这些年中国对于干细胞的研究跟国际一样不断加快投入,资金的总量比过去十年翻了五倍。中国科学院也是很早就进行调研,关于干细胞的整体规划,体现在成立一个新的导向,团结了两千位科研人员的专项,我们有很多的机构在国际上,中国科学院在干细胞的研究水水平和发表论文上来说排在第十位。我们也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平台,包括干细胞库,这些库希望成为中国科学院干细胞向临床过渡的基础平台。中国在干细胞临床上有国际上负面的影响,从科学家的角度我们希望把临床做得更好。近期中国开始尝试把猪作为新的动物模型,这是研究所在北京建立的现代化的小型猪的饲养场,这些猪经过诱导表现出人类疾病的形状,这些工作总有一天会支持我们干细胞的研究,最后我感谢我的研究团队,他们跟了我是很多年,感谢我的合作伙伴,谢谢!
8 P* `. j+ R. }8 k' B
8 X& o$ H8 U7 S$ z7 w. u/ y! z9 ?" J' w# \5 [1 i" h9 |

作者: jane2011    时间: 2011-9-29 09:23

支持周老师,周老师真的很能讲,有气场
作者: a2782953    时间: 2011-9-29 14:08

为什么这个题目让我觉得很震惊?!!!
作者: FreeCell    时间: 2011-9-29 14:51

嘻嘻!好震撼的题目——2011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周琪
作者: yglky    时间: 2011-9-30 01:05

这题目,有标题党嫌疑
作者: jn808    时间: 2011-9-30 08:48

标题是否有点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1-9-30 09:08

       如果是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干细胞政策是“国际的先行者”,那么这种领先性很有可能会“弊大于利”,因为里面往往会潜含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潜规则“东东,这方面国人应该是熟悉不过的。
作者: BIOLOGY    时间: 2011-9-30 10:17

支持周老师,周老师思维敏捷,做科研很有思路,是中国科研领域难得的人才,真的很佩服他,希望他的事业越做越大,能把基础研究推向临床,让科研成果造福全人类
作者: POPOLD    时间: 2011-9-30 11:21

牛啊  是那个诺贝尔么
作者: zjpjcsc    时间: 2011-9-30 20:11

这标题...
作者: shij884    时间: 2011-10-11 13:23

中国在政策上国际的先行者?
* e( V6 N2 K  |" q; l实质上规范,还没有见到,还要参照AABB$ G; I# X) G" J
没有约束的发展,会造成临床应用的混乱和资金的浪费
) l4 r' w, J/ r0 B# ]
9 l' r$ d  K% u9 L, i
作者: Xenia    时间: 2011-10-13 15:39

的确他很有气场,也很随和。。。
作者: have-a-rest    时间: 2011-10-13 15:59

本帖最后由 have-a-rest 于 2011-10-13 16:00 编辑 1 }0 N( w3 [4 Z5 A: B* @
% [* D. r0 c* v
和讯网需要整理一下,题目不对,文中白字较多,影响周教授形象。




欢迎光临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http://stemcell8.cn/) Powered by Discuz! X1.5